经三年多的努力,沃旭能源和兴达海基14日携手庆祝100%在地制造的管架式水下基础出航,本周分两批次,将水下基础运往大彰化东南及西南第一阶段离岸风场,交由Heerma重件安装船Aegir安装。

沃旭表示,这六座「正港」百分百在地制造的管架式水下基础,由兴达海基吊挂至重型运输船-大和号(Yamato)船上,并由台湾承包商负责繫固工作。

大彰化东南及西南第一阶段离岸风场的管架式水下基础,因应台湾气候与海床状况而量身打造,巨大的钢铁结构每座重量约1,200公吨、高度约70至80公尺(相当于20至30层楼),包含上千个大小零组件,从节点、斜撑、基脚、平台、爬梯、转接段法兰,全由兴达海基与下游供应商在台生产。

兴达海基与沃旭紧密的合作与学习,在过去三年中,逐步建立提升焊接及制造技术,落实国际离岸风电产业品质、环境、安全及健康卫生标准,确保这些水下基础,在未来30年能够稳固竖立在台湾海峡。

沃旭能源亚太区总裁古沛明(Per Mejnert Kristensen)、沃旭能源台湾总经理汪欣洁、中国钢铁总经理王锡钦、兴达海洋基础董事长谢荣渊、总经理吕武雄、金属中心董事长林仁益等人,特地参访高雄兴达港,见证台湾离岸风电水下基础发展的歷史性时刻。

沃旭表示,从公司与兴达海基签约至今,三年间投入,来自欧洲总部和亚太团队的资源,挹注的人力时间,累积超过15万工时,公司倾全力协助兴达海基,完成水下基础生产。最后阶段,沃旭也出资协助整平及清理兴达港航道与迴船池,以确保重件运输船能够顺利进出。

这六座水下基础,像是台湾离岸风电产业发展的缩影。包括沃旭团队、水下基础一级供应商-兴达海基、超过22家台湾下游供应链伙伴、中央,及地方政府,都在过程中付出努力。

我们一起从无到有,建立离岸风电大型钢构零组件在地生产能力,共同克服港区水深挑战,与在地伙伴沟通合作,最终完成国产水下基础生产,即将顺利运至海上安装。

#国产 #巨大 #兴达海基 #水下基础 #沃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