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榕臺中小学生书画展以「福文化」为主线,两岸青少年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向我们展示他们眼中的家、街巷、海峡和世界,以及有闽臺地域特点的,与五福文化交融的生活日常,用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与成人社会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幸福对话。两岸的儿童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自我表达,用艺术诉说自己心中对于幸福的向往。
福建师大臺湾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李豫闽教授长期研究海峡两岸民间美术与工艺,他表示,闽臺两地同根同源,散落在两地间许多建筑庙宇的瓷雕、木雕和彩绘上,多见「福文化」的相同表达方式;这些丰富的「福」元素值得孩子们好好学习、挖掘、品味和推敲。
臺湾吴望如老师和陈秉龙教授的观点较为一致,他们认为,从本届收集到的学生作品上看,两岸孩子各有自己对福的理解和表现形式,可以互相借鉴,从孩子们的画作的主题呈现、线条色彩上看,福州小朋友对「福」的表达更直接,也设置了诸多的场景:五福宴、舞龙舞狮、乘坐动车游海峡等;也运用了眾多技巧:水墨、版画、油彩等;而臺湾小朋友则在立意、用色、线条上更加大胆,诸如:8岁庄乔安的《快乐上学趣》,9岁詹景筌的《庙口的布袋戏》奖幸福快乐的福之场景放到了课堂和看布袋戏上,前景通过夸张的大眼和咧开的大嘴,大胆用明亮的大色块,来体现孩子心里的激动快乐的心情。
万余件作品创作的过程,是孩子们颂福与传福的过程。打开、互融与赓续,是榕臺孩子们跨越亲情海峡、相约彩虹书画的过程与方式。活动展出的两岸特邀嘉宾作品、中小学生一二三等奖作品,围绕「福」文化展开,「福」元素出现在城市街巷、人文饮食、古今建筑、传统佳节、民间技艺、艺术文创中,蔚为壮观!
虽然新冠疫情影响下,对两岸文化交流带来重重困难,但是两岸业界、两岸同胞对于中华五福的认知,对于和平美好未来的期许是共同的。海峡两岸,一衣带水。主办单位负责人刘卓群表示,希望通过搭建书画交流展平臺,榕臺中小学生能以书画为载体,进一步增进两岸青少年的瞭解与共鸣,收穫友谊、收穫成长。(资料来源/林洛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