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政府农业处16日下午派员前往冬山乡茶园勘灾。(宜兰县政府农业处提供/吴佩蓉宜兰传真)
宜兰县政府农业处16日下午派员前往冬山乡茶园勘灾。(宜兰县政府农业处提供/吴佩蓉宜兰传真)
宜兰县冬山乡茶园乾枯面积已达天然灾害标准门槛。(茶农游正福提供/吴佩蓉宜兰传真)
宜兰县冬山乡茶园乾枯面积已达天然灾害标准门槛。(茶农游正福提供/吴佩蓉宜兰传真)

宜兰县7月降雨量仅11毫米,创15年来新低纪录,全因太平洋高压垄罩台湾上空,导致宜兰气温升高、雨量减少,遂造成冬山乡茶树乾枯、灾损严重,茶农嘆「再不下雨,恐损失近300万元」;县府农业处表示,今(16日)下午派员勘灾,已达天然灾害标准门槛,行文给农委会建请救助。

宜兰气象站主任陈高锄说明,由于较强的太平洋高压垄罩台湾上空,风向以西南风为主,风越过中央山脉,沉降气流导致宜兰地区气温升高、雨量较少,加上今年尚无颱风登陆,故为2008年迄今15年来,7月雨量创新低仅11毫米,去年7月雨量还有197.5毫米。

民眾党宜兰县长参选人陈琬惠指出,因宜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近40年没限水过,但气候变迁,长时间不降雨机率愈来愈高,强调会先波及到第一级产业,冬山的茶农首当其衝,茶农面临待收成的茶叶被太阳烤乾、苦不堪言,难保未来宜兰不会缺水,吁县府应设置储水设施、加强回收再利用,才不会发生缺水危机。

冬山乡茶农游正福说,冬山乡近50天没有下雨,茶园水源分别来自自来水和山泉水,有喷洒到自来水的茶园可维持8成左右,其他需要山泉水几乎乾枯,总体茶园枯死7成左右,一般茶树培育需3年才能收成,如下一个节气,天气还是如此炎热,整片茶树乾枯风险很高。

游正福指出,1年1分地有机茶产值约100万,估计如重新栽种幼苗,总损失恐近300万元,嘆「从事茶农15年来,第一次碰到这么严重的旱灾,等于从头再来了」。

大同乡茶农林承伟则表示,因玉兰茶区这边早晚湿气较重,还有些许露水供茶树生长,但因近期的降雨量实在太少了,所以也面临乾旱的危机,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茶叶的产量,少了约5成。

农业处表示,今日下午派员前往冬山乡茶园勘灾,已达天然灾害标准门槛,行文发函给农委会建请救助。

#宜兰 #茶农 #7月 #15年 #冬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