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蒋万安抛出「公车预约制」政见,引发可行性质疑。台北市交通局前局长罗孝贤今在脸书声援表示,「预约」是客制化服务的一种,没有理由被扭曲歪楼成「何不食肉糜」,选举的口水不意外,但要就事论事。

罗孝贤在留言区也补充,这几年台湾各地疯推转运站,「预约」也是提升服务的重要环节,接不上或上不了车就「杯具」(悲剧)了;运输服务业强调的是「服务」两个字,服务有「温度」,否则载人和载猪、载货有什么区别?

罗孝贤说,公共运输光谱很宽,不只有「定线定班」服务设计,也有依需求做服务设计的「需求反应式运输服务」(DRTS);交通议题很好打,因每人每天亲身经歷都可抱怨两句,也永远有改善空间,但理性督促,别乱开支票,胡扯一通才是。

有交通部高层也在发文下方回应,对特定族群设计预约制,有预约,会刺激更大的需求,鼓励老人身障者外出参与社会活动,这应算需求管理的一环。

罗孝贤指出,台北公车依发班密度可分4级:偏远或乘客稀少路线以「固定班次」发车,二级运量大的路线就以班距为基准,譬如3至5分钟或10至15分钟一班;应没有人会天真主张一、二级路线也要预约,那捷运也预约?不要弱智。

罗孝贤说,近年来跨县市快速公车需求兴起,但因多数路线行经高、快速公路,不能有立位,因此很多不在起站上车的乘客抱怨,车到其候车站位时已满坐无法上车,久而久之就自己开车、骑车而不再搭公车。

罗孝贤表示,「台北-基隆」、「台北-三峡」、「台北-林口」与「台北-桃园」等都会区通勤路线大概都面临乘客无法上车问题;此外,对高龄者、身心障碍者有需要座位或其他特殊服务需求者,「公车预约制」也是解方。

罗孝贤说,对上述特性路线和特定需求,目前智慧运输科技已有能力处理,「预约」是客制化服务的一种,没有理由被扭曲歪楼成「何不食肉糜」,选举的口水不意外,但要就事论事;解决问题才是王道,口水不是。

罗孝贤在脸书声援蒋万安的「公车预约制」政见。(截自罗孝贤脸书)
罗孝贤在脸书声援蒋万安的「公车预约制」政见。(截自罗孝贤脸书)
#罗孝贤 #公车预约 #蒋万安 #九合一选举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