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艺会2021年底启动「艺术未来行动专案」,第1阶段共有13组团队获选,奖助金破亿,国艺会董事长林曼丽表示,这项专案着眼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希望我们今天所做的努力,能够为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的台湾艺术发展,播下美好的种子。」
国艺会日前在台北101大楼独一文创举办「Act for the future! 艺术未来行动计画分享会」,会中由「艺术未来行动专案」第一期获选之13组艺术家和团队,皆分享其计画的策略与蓝图。
林曼丽表示,「艺术未来行动专案」可说是国艺会创立以来最具突破性的奖助模式,「希望可以在关键的时刻注入关键的活水,给予艺术界最大弹性、最大空间、最大规模的支持。这也是一项非常高度竞争型的专案,此次从250个申请案中脱颖而出的13个计画,不仅有未来性、更重要的是具永续性。」
文策院李明哲院长表示,艺术要永续发展,需要有更多的资源进来,包含更多好的基础建设、企业赞助、投资与融资,也需要艺术团队思考,「是不是要有不同的经营思维,还有不同产业的分工,不同的可能性。未来的挑战很大,我觉得大家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思维端的转型升级。文策院专注于引入更多非补助型的资源,未来希望跟国艺会有更多紧密的合作,在不同的角度上给予协助。艺术家都拥有热情、梦想的特质,很期许大家不只是一个梦想家,而是『务实』的梦想家。」
洪建全基金会洪裕钧董事长表示,「我一直认为文化是创造产业的养分,过去50年,我们一直在扮演的角色,就是文化的播种者,深刻的人文艺术是启发未来社会与产业发展的关键。透过支持与赞助这些尚属极少数创新者的创作,培养多元表现的文化环境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这次获选的13个艺术计画,也是未来的社会跟产业发展的养分。谢谢国艺会可以有这样的一个计画,希望我们基金会跟产业也会继续的支持这样的行动。」
卫武营简文彬总监表示,「很钦佩这项专案的评审能够以很宏观的角度选出这些计画。作为国家级的场馆,即便是国家的行政法人,对于势必面临的一番革命,我们也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定位,也在找寻改革的路,思考要怎么自己活下去,开创场馆的未来。也期待未来能找到团队与场馆合作的新模式,对于场馆未来的改革还有新的生态,也请大家一起来促成。」
发表的13组团队包括黄翊工作室、靖像有限公司、徐氏工作室、许哲瑜、许家维工作室、当代传奇剧场、音瀑奥谱声音艺术实验室、岛屿影像合创社、利泽国际文化有限公司、EX-亚洲剧团、晓剧场、云门文化艺术基金会及福尔摩沙马戏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