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市七圹先人墓,可能是目前最「和蔼可亲」的墓吧。

此地为车友最佳休息站,不但有厕所,旁边还有一些健身器材,而且在大马路边很好找。 过去传说有布袋戏班成员七人命丧于此,但有文史工作者访谈耆老,有部分说法是仅有三人,但实际到现场看墓碑,实为四人,而且看来就是一家人,究竟传说的真实性有几分,颇值探究。

墓碑上书:「鹿溪 显祖考尔彩王府君洎 祖妣翁孺人 左祔伯仪王府君右祔仲亨王府君佳城 道光癸未年蒲月 孙观澜涛同立石」

此墓碑型制特殊,一般都是竖碑,这种横碑很少见,因为横碑若遇先人头衔太长,势必得换行,较无整齐之美,而碑身较低,年久月深较易被蔓草遮蔽,当初如此选择不知何故?

此外这碑提供了不少资讯,年代为1823年,先人来自鹿溪,也就是鹿港,如若没有风水考量,为何未归葬故乡呢?

同葬的四人分别是王尔彩夫妻及王伯仪、王仲亨兄弟,立碑者为王家后代观澜和观涛兄弟。若按照传说有七人,其他三人哪里去了?据李继贤在鹿港所做的田野访谈,此墓原本由善心人士所立,因不知戏班人员姓名,一开始未立墓碑,现碑为后来王家子孙所立。 我推测若鹿港耆老所说亡者仅三人的说法为真,则有可能亡者是王府君和他的两个儿子,翁孺人是后来才与夫君合葬。

又府君与孺人之称呼,有时可推测墓主或有官衔,但不是绝对,一般如果有功名官衔的话,会刻在墓碑上,比如几品、某某大夫之类的,此墓主可能没有功名官衔,故此例中,府君和孺人仅为雅称。

行笔至此,试图来恢復一下现场状况:

王尔彩父子三人和戏班人员四人(这四人也许是后场)至八卦山演戏,遇鬼受惊身亡,一开始有热心人士协助后事,后王家得到消息后,家属遂将一家人葬于现地,后妻子去世后也合葬于此,其余四人则另由各自家人领回重新安葬。

另有一说法是亡者之一其实是黄俊雄祖父黄马的师父——「圳师」,但黄马1863年才出生,此墓1823年已立,年代对不上。

以上是个人对此墓碑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一同讨论。

作者为一介小角色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经授权刊载,原文出处:乐风的民艺笔记部落格。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墓碑 #孺人 #四人 #乐风 #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