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抑制高通膨,美国联准会(Fed)今年已经连续升息四次,这也造成美元强势,指数一举创下20年以来新高。不过日经中文网撰文指出,在美元升值的背后,「美元霸权」格局的终结已经开始,并分析以下两大原因,首先,若进一步从国际收支来看,会发现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创歷史新高,而且在国际政治层面上,大陆、俄国等BRICS(金砖国家)也正在远离美元。

Fed主席鲍尔强调「利率上升带来的货币升值对于抑制物价有效」,美国当局目前的政策是追求强势美元,因为Fed维持快速加息,全球资金纷纷涌向收益率更高的美元,其他货币掀起新一轮竞贬战,像是欧元在最近一次的抛售之后,兑美元匯率跌破平价且创下20年来新低。

但报导认为,其实美元自身地位已开始动摇,首先是美国经常项目收支的恶化,这一指标出现赤字,代表资金将流向海外,最终引发货币贬值;其次是在背后支撑「强势美元」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家已出现「去美元化」的趋势。

报导提到,一些国家开始减轻对美元的依赖性,例如,大陆和俄罗斯已展开人民币与卢布贸易,俄罗斯、印度正讨论「卢布与卢比协定」这一去美元化结算,北京政府也向沙乌地阿拉伯提出利用人民币进行原油交易等。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已成为人民币境外使用率第三高的实体,占比达3.9%,仅次于香港的73.8%以及英国的6.4%。俄罗斯被赶出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后,该国开发一套类似SWIFT运作的金融系统,藉以和没有制裁俄国的银行例如大陆、印度、土耳其等继续贸易。

#美元 #俄罗斯 #人民币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