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悌二郎先生为 1920 年代擘划台湾新式糖业的关键人士 ,当地仕绅为感念山本悌二郎先生的贡献,委托艺术家黄士水创作铜像并置于桥头糖厂社宅事务所前。(柯宗纬摄)
山本悌二郎先生为 1920 年代擘划台湾新式糖业的关键人士 ,当地仕绅为感念山本悌二郎先生的贡献,委托艺术家黄士水创作铜像并置于桥头糖厂社宅事务所前。(柯宗纬摄)

山本悌二郎先生铜像于28日在高雄市长陈其迈、驻日代表大使谢长廷、文化部次长李静慧、高雄市长陈其迈、副市长史哲的见证下,于高雄市立美术馆完成赋归开箱。这长达60余年的再度重逢,是经由多方协调与繁杂的过程,才得以完成;谢长廷也亲自发表赋归过程,感动眾人,山本先生铜像歷经百年流转赋归的歷史时刻,更象徵了台日友好与文化交流的珍贵里程碑。

山本悌二郎先生为 1920 年代擘划台湾新式糖业的关键人士 ,桥仔头糖厂于1901年起矗立于高雄桥头地区,是台湾第一间现代化糖厂,开启台湾的制糖工业,也改变了台湾糖业的生产模式。当地仕绅为感念山本悌二郎先生的贡献,委托艺术家黄士水创作铜像并置于桥头糖厂社宅事务所前,后因物换星移,铜像来到山本先生的故乡佐渡市,并将铜像放置于佐渡市真野公园。

驻日代表大使谢长廷表示,一个世界的伟大城市、令人向往的城市,不应只是有工业,应该有艺文、歷史,有柔软的地方。原本是想向日本复制铜像作品,但后来想说,作品原本是放在桥仔头糖厂,因此向日本争取原铜像运回台湾,日本方也表示山本悌二郎虽然作为日本眾议员,但一生最快乐、最奉献的时刻是在台湾,因此还给台湾是应该的;铜像的运送过程繁杂,在运回台湾的那刻,参与人员感动到连眼泪都掉下来,感觉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

文化部次长李静慧表示,能够促成这件事要感谢很多人,这次的铜像原像会放置在高美馆,并会复制2份铜像放置在桥头糖厂与佐渡市真野公园,过程中会牵涉到许多繁杂的工程,山本悌二郎铜像原是放置在日本佐渡市真野公园,受到60年的风吹日晒,修復过程也相当重大,高雄市政府今天迎回铜像,是文化部相当重要的一块。

市长陈其迈表示,这一次黄土水的作品赋归,是因为谢大使居中奔走,铜像回来的过程,是令台湾跟日本人民都相当感动的一件事情,这个铜像从1959年离开台湾,到现在已经有63年的时间,经歷双方不断努力才促成黄土水的作品山本悌二郎铜像回到高雄。63年其实变化非常多,但不变的还是台日之间的羁绊与友情。假如没有谢大使跟佐渡市的市民要共同促成这件事,这一段铜像回归的过程,其实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任务。

#铜像 #山本悌二郎 #台湾 #高雄市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