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基隆协和发电厂因应转型规划填海造陆,而填海造地引起的环境争议也促成基隆首个地方公投「基隆护海公投」。「基隆护海公投」领衔人、基隆市议员王醒之今(28)日再强调指出,基隆市政府以法律依据及是否属地方自治疑虑为由要求公投发起团队补件再审,明显设法拖延并阻饶成案,假设中央和地方联手没收公投,不排除将重启新的公投案并升级到全国性公投
基隆护海公民学堂今日召开讲座,王醒之表示,该公投的提案门槛人数于6月7日达标,6月12日连署人数更达2475人,为门槛人数的2倍,在6月17日送件基隆市政府后,却在7月15日遭基隆市政府回函要求补正,而公投推动团队便在在短短5天补正送件。
王醒之不解表示,在8月19日应完成审查的前一天,也就是8月18日却再收到市政府公文,认为该公投在法律依据上涉及中央专属权限,因此要报请行政院认定。但依法该公投是地方自治事项,代表基隆市一直设法拖延,但市政府却可以在1个月内就能判断并原则同意台电填基隆的海,这样的落差对地方性公民投票极为不友善,「对台电开绿灯,却对人民开红灯」。
王醒之表示,公投是反对填海造地,但不反对协和电厂转型,假如中央和地方联手没收地方公投案的话,不排除将重启新的公投案并升级到全国性公投,以示阻止基隆市政府卖海的决心。
公投过来人、珍爱藻礁公投领衔人潘忠政受访表示,自己走过护藻礁的公投过程,这个「基隆护海公投」无论是在地意识、拓展方法上都让人非常佩服,因为该公投把地方文化、社区营造等种种问题都体现出来,显见地方认同正在在扩散当中。
潘忠政指出,国家能源政策出了很大的问题,例如明知不可为仍一意孤行的「恶搞」,以及缺乏能源专业引导的「不懂」,地方民意本来就有权利拒绝中央欠缺思辨的政策,认为该公投赢的机率很大,最担心的还是公投过程被中央和地方基于各种理由拖延甚至「做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