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会自2014年启动全国公立动物收容所转型为动物保护教育场所的改善工程,透过全新的建筑设计及良好的居住空间,除提升收容动物的健康,并促使民眾愿意亲近收容所,有效提升收容动物认养率。
农委会表示,各县市政府依「动物保护法」规定应设置动物收容处所,但原有公立动物收容处所多年前由地方环保局简易设备改建而成,多为铁皮、铁笼等建材,且收容空间严重不足,现场气味与犬吠等问题严重,动物饲养环境不佳。
为协助改善收容环境,农委会规划「政府公共建设计画-2014至2018年度改善政府动物管制收容设施计画」,向行政院争取重大公共建设经费,并经行政院于2013年6月核定执行。另配合各县市政府依2015年「动物保护法」修正施行收容动物零扑杀重大变革,动物收容空间需求大增,持续调整收容量能设计而扩增工程规模,并因应多县市遭遇抗争问题须与当地民眾进行沟通,故展延计画至2024年底止届期。
为翻转民眾对早期动物收容所不好的印象,农委会自2014年开始与各县市政府合作,启动全国公立动物收容所转型为动物保护教育场所的改善工程,自2014年到2022年,已投入17.1亿元经费补助20个县市,完成26处动物收容所改建、新建或修缮工程。
农委会表示,希望透过全新的建筑设计,以良好的居住空间提升收容动物的健康,同时也透过具美学设计的建筑物促使民眾愿意亲近收容所,以全新的观点来理解动物收容所,让收容所不只是收容所,而是生命教育场域,另一方面也有效提升收容动物认养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