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公布最新统计,今年1至6月化学材料及肥料业 产值年增9.9%,惟产量年减6.8%:化学材料及肥料业上游主要为原油,其衍生产品应用广泛,因此深受国际油价及全球景气波动影响。
2019、2020年受美中贸易纷争干扰及COVID-19疫情衝击,市场需求疲弱,加上国际油价重挫,致产值连续2年下滑。2021年随全球经济逐渐復甦,国际油价迅速翻升,加上美国冰风暴及中国大陆能耗双控等因素抑制供给,推升石化原料价量齐扬,化学材料及肥料业产值达2兆528亿元,年增53.3%,为有统计资料以来最大增幅,剔除物价因素后生产量指数亦成长10.0%。
今年1至6月国际油价虽续居高檔,但因中国大陆封控措施干扰物流,加上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厂商购料保守观望,且部分石化原料因油价上涨压抑加工利差而减产,虽产值年增9.9%,惟生产量指数转呈年减6.8%。
今年1至6月仅「肥料及氮化合物业」因供给紧绌,产值、产量均较上年同期成长:就细业别观察,今年1至6月除合成橡胶原料业外,各细业产值在价格支撑下均呈成长,惟产量方面,仅肥料及氮化合物业较上年同期增加,其余均呈下滑。
出口至中国大陆及香港占比逐年下滑、出口至越南比重上升:中国大陆及香港向为我国化学材料及肥料业主要出口市场,惟近年受美中贸易纷争干扰、中国大陆经济成长趋缓等影响下,占比大致呈逐年下滑,其次分别为越南和美国。若观察主要出口货品,有机与无机化学品及塑胶原料出口至中国大陆及香港占比从107年超过5成后转呈下滑,今年1至7月更降至4成以下,分别为35.9%及38.7%。
人造纤维丝、棉因供应链移转,出口至越南比重逐年增加,今年1-7月占25.9%居首,超越中国大陆及香港(占20.4%)。合成橡胶原料因手套原料需求及价格滑落影响,致原居首位的马来西亚于今年1-7月落居第二(占13.2%),而中国大陆及香港则上升至首位(占14.9%)。肥料今年1-7月出口大幅增加77.8%,以日本(占19.7%)、马来西亚(占15.7%)、墨西哥(占11.4%)为主。
虽全球经济成长动能因通膨压力而走缓,惟政府积极推动国内业者开发高附加价值及异质性产品、朝向绿色可分解及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发展,另协助业者拓展多元市场,并积极参与新南向等国家产业合作,可望增强我国化学材料及肥料业之国际竞争力,并开拓新的外销商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