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大学5名台文系学生,透过教育部「新南向学海筑梦计画」,利用暑假至马来西亚与地方创生实验室合作,协助当地业者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撰写品牌故事等。学生马晟玮说,到国外实习形同将课程实体化,实际运用所学,是很棒的学习经验,未来想返乡回屏东利用专长协助地方创生发展故乡村落。
静宜校方指出,该校不仅拥有丰沛的国际化资源,也首创「411出国游留学」制度,在4年大学生涯,至少寒暑假出国游学1次,并留学当交换生1次;同时结合教育部学海飞扬、学海惜珠、学海筑梦及新南向学海筑梦等计画资源,协助学生累积海外经验,提升国际移动力。
静宜5名台文系学生利用暑假,在马来西亚停留近2个月,除协助「雪州新村好品大赛」,还包括台马跨国农创线上论坛、槟城好农揪揪的海报处理、影片拍摄、剪辑及文案与新闻稿整理等。还实际参访、见习吉隆坡、槟城、怡保等地的文创空间与博物馆,与相关团队进行交流。
其中,「雪州新村好品大赛」是由雪州新村土产业者与学生组队,共创银蜜金桔、阿河手工姜母茶及得利Pasto酱包等产品的包装设计,同时协助品牌故事撰写。静宜学生除协助新村传统业者转型,并协助居民新创品牌,透过亮眼设计,为高龄化、少子化的新村创造地方品牌的辨识度。
静宜学生马晟玮指出,获知教育部「新南向学海筑梦计画」海外实习,立即申请到当地因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隔阂,过程很不容易。
马晟玮说,台湾的商品标示比马来西亚完善,但马来西亚为多种族国家,商品标示要兼顾各族群需求,除中文、英文,还要有马来文,考验排版及设计,并要协助当地业者找出自己的特色,将产品标准化、精致化及礼盒化,他们利用专业力,协助当地发展文创商品。
张钧为表示,实习期间融入马来西亚的多元共生社会,除接触华人生活圈,也透过饮食文化、建筑样式及生活场景,瞭解马来人和印度人的社会组成和生活型态。黄晨皓说,他之前曾申请「新南向学海筑梦」到泰国实习,今年则顺利到马来西亚PLab地方创生实验室实习;最大收穫是将台湾文化以多样形式传递世界各国。
杨博丞指出,实习过程中参访许多成功案例,不仅学习培训管理、市场行销,也协助在地商家重新设计品牌,更启发以不同角度琢磨地方文化保存及发展,获益良多!吴韦霆说,此次实习能直接面对厂商及问题点,将课堂的学习实际运用实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