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高粱、硬质玉米因上个月经常出现强降雨,导致发芽率不佳,云林县长张丽善8日前往土库镇勘查农损情况,呼吁农委会体恤农民辛苦,让他们可以领取转作补助与天然灾害救助,以弥补这段时间的人工、肥料、农药、管理等相关成本,不要让农民血本无归。
政府为减缓高铁沿线地层下陷问题,鼓励农民在高铁周边种植高粱、硬质玉米等低耗水作物,云林县硬质玉米栽种超过2000公顷,高粱有200多公顷,上个月因强降雨导致2种作物发芽率不佳,云林县政府上个月3度会同农委会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农粮署中区分署勘灾。
张丽善表示,勘灾结果硬质玉米及高粱平均受损达5成以上,县府于8月23、26、29日发函农委会,建议公告办理农业天然灾害现金救助,不过农委会函復县府,认为高粱及硬质玉米目前尚属补植适期,请县府辅导农民评估补植或重新播种,并加强后续田间栽培管理等作为。
张丽善说,云林高粱及硬质玉米受损程度已达5成以上,符合天然灾害现金救助标准,如依农委会建议进行人工补植方式办理,其成熟度会不一致,造成硬质玉米品质参差不齐,减少农民收益并增加种植成本。
土库镇农会总干事黄万聪提到,高粱若补植、重新种植,要花费一笔很大的金额,若没有达到转作标准,转作补助金额会减少,这样农民损失很大,希望政府能够设法协助。
农民指出,他配合政府节水政策,今年首度尝试种植1甲多地高粱,结果8月遇到强降雨,高粱怕潮湿,刚种植的种子碰到雨水会腐烂,发芽率不到2成,若没有补助的话,损失很惨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