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总统蔡英文执政期间举债浮滥、特别预算常态化,屡遭到在野党质疑,财政部以5点对外说明。
一、特别预算系因应国家重大政事编列,无常态化情事
各特别预算系由各业务机关评估具必要性及急迫性,并依预算法及特别条例规定办理,近年编列肺炎特别预算及多次办理追加,主要系为因应肺炎疫情及时协助受影响产业及民眾,并无常态化情事,且特别预算举债均纳入债务未偿余额管控债务存量。
二、债务未偿余额虽增加,债务比率逐年下降
依照《公共债务法》规定,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前3年度GDP平均数比率不得超过40.6%,蔡政府上任时,2016年底债务比率为33.0%,逐年下降至110年底30.0%,2022年度及2023年度债务比率以预算案数计分别为31.8%及31.0%,然实际举债数将因预算执行结果,岁入增加或岁出节减而减少举借债务,使年度债务未偿余额实际数低于预算数。
截至今年9月8日止,实际债务比率为28.5%,仍均较2016年底33.0%为低。
三、依法编列债务还本,并适时增加还本
2023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债务还本编列数1110亿元,占税课收入编列数5.1%,为自2002年修正《公共债务法》增订债务还本下限后,首度编列超过1000亿元还本金额,亦为22年来新高。
另预算执行期间,亦依公共债务法规定,审酌岁入执行情形适时增加还本,2018年度至2021年度累计实质还本3727亿元,如加计今年已偿还1110亿元,实质还债超过4800亿元。
四、除肺炎因素,债务余额实际数较蔡政府初上任时低
截至今年9月8日止,中央政府1年以上公共债务未偿余额实际数为5兆7388亿元,较蔡总统2016年5月上任时债务余额5兆3988亿元,净增加3400亿元,其中有5415亿元系因应疫情编列特别预算举债,如排除疫情因素,债务余额仍减少2015亿元,可见政府严格管控债务成长。
五、妥适运用预算及有效管控债务,获国际信评肯定
近年来财政部配合国家发展需要,妥适运用财政政策维繫经济稳定成长,并利用经济成长带动税收增长适时增加还债,标准普尔国际信评机构今年4月肯定我国财政管理具弹性及执行效能优异,强劲经济表现有效减少大规模财政支持措施经费需求,并调升我国主权信用评等等级为「AA+」,展望调整为「稳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