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Armani、LONGCHAMP、TUMI订单,威宏挺过疫情迎来营运爆发期,这家成功跻身全球前三大的包袋大厂,背后来自一个50岁创业的决定。
「客户今天要到巴黎香榭大道的老佛爷百货卖精品包,no problem,我可以做,就算是要到路边摆摊卖的包包,我也可以接!」说这句话的,是手握Armani、Longchamp、TUMI等一线品牌客户,现居全球前三大包袋大王的威宏董事长洪永裕。
翻开财报,威宏今年上半年营收来到40.88亿元高峰,EPS更交出4.67元,且第二季单季营业利益率达到9.07%,创下歷史新高,主要受惠疫情趋缓订单回笼,加上先前併购后,资源整合效益显着,这确实让他说起话来很有底气。
但其实,这个来自台湾的包袋大王,正因手握轻奢品牌的包袋订单,全球实体店铺受疫情影响暂时歇业,在疫情期间跌了一跤。
「前几年营收做到60几亿规模,隔了一年(营收)剩下37亿元,你说这样营运不困难吗?」洪永裕苦笑称,2020这年,威宏面临创业以来前所未有的营运困境,「当时也没什么事可以做,大家聚在一起开始重整脚步。」
奇袭! 纺织厂卖包袋
不踩客户单 靠少量多样练功
很难想像,从一家小纺织厂起家的洪永裕,先是15年来让威宏成为全球前三大包袋大王,又顺利经过疫情试炼,在今年进入营运爆发期。法人预估,全年更有机会拚出年营收80亿元的新高。
他在50岁创业前,曾在鞋材大厂南良集团担任执行长,拥有集团旗下多家公司从无到有的多年专业经理人经验。所以威宏能快速崛起,首先和他创业之初,就懂得不和过去客户抢单,抓出特殊的市场定位有关。
「你卖材料给他(客户),现在也要跳下来做袋子,他肯定不开心嘛,所以我们就开始闪闪躲躲,尽量不要跟我的客人做同样东西。」洪永裕坦言,从上游贸易切入生产,虽然手握客户与资源,但创业后在市场上难免兵戎相见,他便开始从利基型产品出发找商机。
于是威宏从运动手套、护膝、脚架型高尔夫球袋等「冷门产品」做起,成功以少量多样的策略避开大厂订单,不仅生产上也较其他大厂更弹性,也成为威宏创业初期的「练兵」阶段。
由于品项多、数量少,他得靠精准的管理才能握紧手中的订单,也让包袋品牌客户见识到威宏代工与制造实力,「当时威宏毕竟不是大型的包袋制造商,但是在小项目里面竞争者不多,我有信心打得过任何一个。」
「我们就在小货色里找大货色,这样产品种类就打开了。」洪永裕笑称,这个走「偏锋」的策略,奠定了威宏一开始的成功。
从Nike与潮牌Supreme联名的袖套,到商务品牌TUMI的公事包,再到女士精品的Longchamp皮件,把威宏旗下的产品一字排开,它接下来能在技术与客户上快速扩张,第二个关键,靠的是併购策略。
文章来源:阅读全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