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3日,美国联邦眾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在全球大掀旋风。她抵达当晚,台北松山机场挤满了等着拍照的人潮;网路上,也聚集来自中国、美国,甚至是欧洲的网民,用各自立场解读这场事件,一度把「台湾」推上全球Twitter热搜榜第一名!就连《BBC》《纽约时报》等各家权威外媒,也纷纷推出解读台湾系列报导。
毕竟,自1997年金瑞契访台后,裴洛西是近25年来,美国在任官员访台的最高层级人士。因此,她访台的这两天,极可能是台湾近期在全球能见度最高的时刻。
裴洛西访台效应延烧,台湾未来「回不去」了
但,以这样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会有什么样的后续效应?
依目前的情势看来,在裴洛西访台后,对台湾的未来,已投下「回不去」的震撼弹。光从她走后的两个线索,就能窥出威胁潜伏。
线索1〉企业积极加保战争险,仍被拒
「台湾的战争险,今年早就涨了,裴洛西事件后,溢价还更高!」资深国际金融专家、蓝涛亚洲总裁黄齐元表示。
中共在裴洛西离开后,立即针对台湾周边六处海空域展开军演,宣示「封锁台湾」能耐,甚至组织实弹射击。带来的效应,是让台湾的战争险涨翻,买进的,是在台有布局的外资。
什么是「战争险」?这种小眾保险,是企业考量业务往来的国家地区,涉入地缘政治衝突可能带来的损失,事先评估纳保。小如遭遇贸易制裁、大到企业私有资产被他国政府占据,都可纳入核保条件。通常只有战火频仍的地区,才会让企业积极加保。
然而,裴洛西事件发生后,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已传出有一家国际性银行,想为台湾一处离岸风场加保,开出6000万美元条件仍被拒,因为保险业者认为,台湾目前的危险程度,形同「已着火的房子」,这样的金额恐赔不够。
台湾有多危险?不是国人生活照常、马照跑舞照跳,就能释怀的。从战争险的价格,就能看出在台外资的忧虑。
线索2〉农产、食品禁运,中秋订单蒸发
早在裴洛西访台行前夕,中国政府就紧急点名百余种台湾食品、糕点、农渔产品禁止出口当地,也让这些业者措手不及。
像中秋,是吃文旦的好季节,据农粮署统计,每年台湾出产七万吨文旦,约有近5000吨销往中国,是外销的最大市场。台南麻豆身为国内文旦最大产区,许多农民辛苦了一整年,正盼着在9月迎来大笔进帐,谁知一夕竟被禁。
麻豆农会总干事孙慈敏无奈表示,中国私下已运作了一阵子,表示当地人没兴趣吃,暂停文旦订单。只是裴洛西事件这个时间点太敏感,快速引发许多小农恐慌,心理战大于实质。
「我一直跟农友说,从现在开始,危机意识要建立起来!年轻的小农正在想新策略,不过,合作社类型农友,短期内要脱离中国市场,还是难。」孙慈敏特别强调。
另一个中秋不好过的,是糕饼业者,每年就靠这一次月饼节庆商品,赚进不少人民币。如今却在过节前遇上禁令,对岸早就预约好的订单瞬间消失,让许多业者错愕又无奈。
一些业者认为,文旦与月饼,对台湾出口整体影响有限,对中共来说却是精准打击,因为这些是只限于华人传统上会吃的节庆商品,政府要辅导分散市场不容易,正好可以迫使业者看出政府的弱点。
加深中国民眾反美,对台敌意更重
只是,根据2022《远见》国际政经情势调查显示,虽有超过六成民眾担忧战争,却有高达26%的民眾没有为了可能出现的战争,做出任何因应准备。显然台湾人并非都无感,只是缺乏危机应变力。
像是一位外省第二代林妈妈(化名)表示,她确实担心台海情势,但目前只考虑把将上大学的儿子送出国念书,也许过几年状况又变好,再让他回来。总觉得没到最后关头。
然而,事情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许多隐而未现的危机,是台湾民眾并未察觉到的。
例如,中共此次为何如此震怒?
任职国防院政战研究所、主攻中共外交研究的龚祥生指出,裴洛西身为眾议院院长,在中共的架构中,这样的层级类似人大委员长,是第三号人物。
这次出访,除了没到北京只来台湾,让中国感受角色「被降等」的踩红线动作外,她和拜登总统都属于民主党,拜登却无法约束她来访问,以中共角度来看,这是最无法接受的地方。中国民眾更无法认同,大多认为美国全面反中的态势愈演愈烈。
「但,这反而给习近平政府一个机会之窗,」国防院政战所专研中共党政的梁书瑗分析。
她指出,其实,习近平的领导风格,着重在宣扬危机中找转机,而就过往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也是很有韧性的政党。
裴洛西事件,正好让他发现民意可用,可以统合内部分歧、产业与民间,在经济与内政最辛苦的此刻,一起突围。
此外,中美对立在川普时代就开始,习政府早已有备案,只是需要化为行动,「他会宣扬中国被各国围堵的现实,号召各界适应在围堵下的生存,抓紧每个危机来练习,」梁书瑗说。
但不幸的是,对台湾的惩罚,在内部民意压力下,也所在难免。
中国对台湾的回击,到底会在何时全面展现?国防院政战所研究团队的梁书瑗与洪铭德,异口同声地表示,以现阶段实力,中国要攻打台湾仍有困难。要说今年真的太早,顶多就是威吓战术。
五年内,台湾会是下一个乌克兰?
不过,五年内,也就是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最终任期间,中国若从军事到经济威胁全面升级,做好统一的准备,却是可能的。
为何这么快?另一原因,也与近期事件,加速中国决心与美国对立有关。
中国方面,看着美方拉台湾选边站,只会将弱化台湾的各方面实力,当成打击亲美势力的一部分。因此,台湾在未来五年内,势将遭遇中国来自产业、军事与经贸的威胁战。
新威胁1〉绿能、电动车,中国新产业压缩台商空间
首先,当台湾人纷纷认为,中国经济被欧美抵制下愈加艰难,却不知当地已积极撑出新产业。
梁书瑗指出,像原来在美国挂牌的中资,近年来纷纷回香港或中国上市。背后是中国政府正用政治力扶植经济,力撑这些中资企业,来回应欧美的围堵。
例如,今年刚成立满三周年的上海科创板,板上当红新股,就有被美国列为黑名单的太阳能业者晶科能源,背后自然多是政府资金。然而,晶科的业务不只限于中国,更已成功打入拥护绿能的欧洲市场,并非毫无实力。
第二个更成功的扶植例子,是全球认定为下一个明星产业:电动车。中国的比亚迪,虽然近期传出被美国股神巴菲特减持股票,然而,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超越特斯拉,跃升全球新能源车销售冠军,这也是让中国政府与产业振奋的消息。
黄齐元补充,中国的优势是,不只有电动车产业,也有电动车大市场。其他国家,可能看在市场份上与中国妥协,回头牵制美国的特斯拉。
然而,对促进中国发展这类新产业无益处的台商,未来在当地更会被压缩生存空间。
新威胁2〉军演常态化,加码资讯战
另外,在军事方面也有对策。洪铭德认为,中共藉着这次裴洛西事件,以及未来更多美国国会成员出访台湾当成惩罚藉口,顺势让军演常态化,已是长期态势;同时,还会延伸加码资讯战,例如,骇入政府网站、商家看板等,放出蔡英文投降的假消息,都可能发生。
新威胁3〉贸易禁令扩大,逼台商选边站
最后,中国也会继续善用贸易制裁,更加压缩台湾生存空间。
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指出,这次裴洛西访台,跟上次金瑞契来时的情势已大不相同。1995年台海危机时,台湾当时整体对中国出口是两成多;到了去年,台湾对中出口占比已超过四成,是最大国。因此,中国这些年对台商可用的筹码,已经多太多了。
当然,中国会先选择对自己影响小的作法。近期,食品业者被禁止出口,就是看在食品业影响小,对台恐吓意味浓。未来几年,预期贸易禁令、台商选边站,都会全面扩大。
新威胁4〉中美半导体之争下,中小企生路被阻
然而,台湾民眾仰赖的美国,能帮多少忙?
「许多人都说,要找中国外的新市场,没那么容易,」刘大年说,例如台湾民眾最想仰赖的美国,出口比例也从1995年的两成多,锐减到剩14%。要补这个洞,光靠台美这些无实质关税优惠的双边经贸谈判,真的够吗?台湾代表要有更整全的谈判战法才行。
另外,这场中美半导体之争,台湾早已被两边夹击。裴洛西来访,是带着晶片法案而来。但是晶片法案内,已明载限制获取补贴的企业,不得在中国投资28奈米以下制程的条件,势必将影响台积电在中国的发展。
一名熟悉中国的金融业人士指出,这两年,协助不少台商处理对岸资产离开,例如高度敏感的资安业。但他发现,许多中小企离开不易,未来堪忧,「就算中国不敢惩罚晶片业者,这样下去,台湾的产业发展是更朝半导体倾斜,其他专业人才生路少,很不健康!」他担忧。
或许,以两岸不对等的经济力来看,还是政府在和平的状态下争取对中谈判,为台商在中国留下生存空间较佳。
当中共将召开决定习近平连任的二十大全会,美国则有期中选举与通膨问题,之前外媒所言「地表最危险地方」的台湾,夹在两大国之间,承受的风险早已更加升级!
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也认为,小国如台湾,领导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与周边大国和平相处,选择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道路。
因此,台湾人从现在开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善用智慧看清现实,做好一切因应措施。
唯有如此,地表最危险的台湾,才能够淬炼出止战之方!
本文作者:林士蕙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9月号435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