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以外LFP电池材料制造商近乎绝迹,在中国之外,2010年有14家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磷酸铁锂制造商,但目前仅存两家。在退出市场的12家公司中,许多是大型公司,如BASF和Sony。全球99%的产能集中在大陆,创造出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例如德方纳米(SZ:300769),市值已近2000亿台币。而两家为大陆以外的幸存者是台湾立凯aleees及日本住友金属矿山Sumitomo Metal Mining(Tokyo:5713)。为何能存活到现在的17年,董座点出重要原因,就是持续跟客户进行磷酸铁锂等材料的开发,并客制化,同时能确保品质接近或是等同于同业的水准,成本上也能跟大陆竞争。
欧美跟东南亚的需要为市场需求产能快速增加、快速回应客户实验设计、生产本地化(同一区域与国家)、稳定的品质与生产经验、日本品质大陆价格、稳定的原物料来源、专利IP的完整保护、不依赖外国前驱体的全制程。
立凯全面转型为LFP智财供应商,极大化满足客户需求、组织LFP大联盟、轻资产经营。公司直接授权技转专业化工公司向锂电客户供货,公司在台湾专注为全球客户研发、完成量产验证、拓展IP实力,减少欧美亚客户过于依赖外国LFP的巨大商业风险,被授权客户也可以获得最高的政府补助,公司也不扩增自营工厂产能也不以JV换取授权。
张圣时提到,美国先前通过抗通膨法案,里面气候变迁挹注对电池推进的力道,公司乐见锂电池发展的全球一致性,各国政府也陆续推出补贴政策。公司欧美亚LFP电池客户盟军迎头赶上,立凯客户激增达41家,今年5月更新客户数量跟分布,统计的41家,包括储能+EV13家、除能8家、EV14家、固态电池6家。今年年底会在更新一次名单,掌握终端客户情况。
立凯-KY表示,专利及技术授权费用计价模式为签约授权金5佰万美金,以现金支付,该笔费用会在一两年签约后陆续收到,陆续认列营收,待客户盖厂或原有厂建置产线完备后约两三年正式量产后,再收计量权利金,以每年全球生产LFP及LMFP产品数量计算,每公斤支付计量权利金,量产后依照不同产量级距,每公斤收取授权金0.3-0.5美金,直到2041年止,此同样认列营收。每增加一种型号生产及制造技术授权,再额外支付一次性授权金2佰万(以现金支付)。
张圣时表示,授权金有些成本如出差等等,比重很低,但今年会有进一步签约进展。而这筛选六家公司,不一定有现厂,若有现厂,预计产线整理约一年就可以量产,若无现厂,就需要较长时间建厂、环评等。关于台湾厂,目前就是小量量产跟制作样品做验证,量产台厂现厂有限,难以满足国际客户需求,所以才启动授权技转。
立凯8月营收0.34亿元,年增65.40%、月增4.09%;前8月营收2.90亿元,年增91.85%。
立凯现阶段产能低、获利少,但第二季毛利率顺利转正,董事长说明两原因,第二季客户样品需要测试的量增加、原物料价格便宜。毛利率跟原物料价格影响很大,容易受到价格波动衝击,而下半年毛利率能否维持?董座也直言,不见得,因每次採购价格不同。(2-2)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