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欧盟等对俄罗斯发动数轮经济制裁,但对俄国石油和天然气实施禁运,能否发挥预期成效,受到外界质疑,近期实际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端倪。美媒报导,俄罗斯今年第2季GDP比去年同期只下滑4%,远低于先前专家预测GDP衰退15%,出现误判可能原因是西方低估大陆和印度购买俄油的意愿,以及俄罗斯在油价飙升中大幅获利。有美国官员坦言,对俄国制裁的效果甚微感到失望。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最受外界关注是对俄国能源出口禁运。CNN报导,此举是希望迅速切断俄罗斯军费来源,使俄军后援无力,难以在乌克兰继续打下去。

事实证明,制裁对俄国经济的杀伤力,远不及拜登政府官员的先前预期,其中一部分归功于今年前两季国际油价飙涨,拉抬俄油赚取破天荒的获利。

俄罗斯第2季GDP比去年同期只下滑4%,远低于此前外界预估衰退15%。CNN分析称,中国大陆和印度等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意愿被低估,这是制裁成效误判的重要因素之一。

儘管多名美国官员透露,对俄制裁成效甚微感到失望,但仍认为这些措施都是以「长远效果」为目标而规画,他们预测,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到明年初才会显现。

报导指出,沙乌地阿拉伯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现在也开始以「折扣价」购买俄罗斯石油,沙国拿这批原油作为国内发电,再把自己生产的石油卖给其他国家。

美国财政部9日发布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的初步方案,一位官员透露,七大工业国(G7)对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会从公平的市场价值出发,但减去因俄乌战争产生的风险溢价。

市场专家推测,基于布兰特期货价格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在2019年出售价格每桶50~70美元之间,因此G7的潜在价格上限或订在约60美元。

# 俄罗斯 #石油 #俄油 #价格上限 #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