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古蹟日」为呼应欧洲遗产日重视永续发展的议题,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以「文化资产的永续与未来」为主题, 17、18日在文化部文化资产园区串联22县市办理「全国文化资产行动博览会」。

文化部长李永得致词时表示:「唯有更瞭解,有形及无形的文化资产才能永续发展」。他指出过去谈古蹟强调的是指定程序,期许文资局未来应努力讲述古蹟、歷史建筑本身及其与「人」的故事,好的故事未来更有机会成为重要IP,以电影、漫画、动画等各种形式,扩大故事的影响力,「只有充分的诉说、行销这些故事,让民眾更为瞭解,才能显示古蹟的价值」。

李永得也提到,在硬体以外,古蹟也代表着「文化遗产」,如语言即是最古老的无形文化资产;再如传统技艺、传统工艺、传统戏曲等,都是国家最重要的资产,但现今都面临不断流失的状况。他强调:「无形文化资产一定能成为未来文明生活的一部分,永续发展」文化部及文资局未来也会投入更多的资源,保存、推广及发展。

文化资产局长陈济民表示,全国古蹟日10多年以来,首次于文化部文化资产局举办开幕仪式。开幕式上也特别表扬了12位曾荣获「国家文化资产保存奖」或「公共工程金质奖」的优良传统匠师。文化资产局长陈济民表示:「传统匠师是古蹟、歷史建筑修復过程中的灵魂人物」,希望藉由表扬,感谢匠师对于文化资产修復的卓越贡献。

配合古蹟日,中央机关及县市政府同步开放1184处古蹟或歷史建筑供民眾参访。文化部文化资产园区则展出「海之美~文资与歷史的相遇」、「织事-2022织品保存修护展」、「古物揭密-文物科学鑑识在故宫」、「水下探奇-水下文化资产主题展」等。

#文化资产 #古蹟 #未来 #全国古蹟日 #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