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公司自日据时代结束回归中华民国政府后,愿意吃苦耐劳的客家人成了光復后台铁公司的劳力主干,甚至有人曾经形容「无客不成台铁」,虽然时代演变客家人在台铁内部所占比例及重要性不如过往,但客家人对过去台铁的贡献是无法抹煞的,苗栗联合大学客家研究院为此成立专案研讨,未来也将提供成苗栗火车头园区规画建制的参考。
台湾铁路自清朝名臣刘铭传开始兴建基隆铁路,当时就招募了大批竹苗地区的客家人加入施工,由于客家人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完成台湾首条铁路建造,至日据时期,日本人沿用大量客家人兴建西部铁路网,包括糖厂5分车、阿里山森林铁路,以及各地森林铁路支线等,到处都可看到客家人的身影,甚至客家人大批移民花东后山,都与铁路的辟建有管。
国民政府迁台后,台铁员工依旧维持客家人为主干的传统,尤其早年苗栗地区生活困苦,许多苗栗子弟在国中毕业后就在同乡亲友的推介下进入台铁,不论是工务段或是是机务段,都有大批苗栗北上打拼的客家子弟,甚至还有站务人员只要听到讲客家话的,都会私下放行出入站。
为了深入探究客家人与台铁的奇特渊源,国立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23举办了一个很特别的「铁道与台湾客家」研讨会,深入探究早期有很多客家人在的铁工作的实情,到底是怎样呢?深入探讨苗栗铁道文化,客家台铁人的工作与生活,挖掘台湾客家人和台铁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次研讨会一共有2场专题演讲,7篇论文发表,以及一场业界和政府部门的对谈。研讨会参与者包括台铁局高阶主管、客委会官员、苗栗县政府文观局长林彦甫、在地文史工作者,以及三义旧山线铁道脚踏车的经营业者,可以说是集结学、官、产、研多方对话的盛会。
由于「苗栗火车头园区」的兴建正在进行,联大也希望现有及未来的研究成果,能够充实「苗栗火车头园区」的展示内容,使之成为丰富又多样的铁道文化展示园区,代表苗栗观光的新地标,进一步带动苗栗的观光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