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青年协会与台大政治系系学会25日举办「与市长有约」活动,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陈时中、无党籍台北市长参选人黄珊珊、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蒋万安先后出席,与青年朋友畅谈各种市政问题,从交通问题到租屋状况等,陈时中提出可增设反应式垃圾车,让老年人不需奔跑追垃圾车。
陈时中表示,希望藉由和青年朋友对话,让市政更进步,并提到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大型选举,选举是民主在进步,不是在革命,不会否决以前的东西,而如何保护市民、让世界看见台北也很重要。
青年代表向陈时中提出交通建设,2030双语国家政策成形,本土语言在教育中的角色和垃圾收取问题,陈时中表示,台北市交通路网的发展跟着都市计画走,而各城市的交通路网发展应随人口流动走,台北身为区域里面共好的协调者,执政者也必须站在市民和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像内湖交通就必须重新规画。
陈时中接着说,民间组织应积极推动母语教学,打造使用母语环境,让母语教育融入生活,吸引大眾注意,才有机会让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被看见,相关政策有赖政府从旁协助,提供弱势语言更多协助。在垃圾处理上,陈时中则表示,垃圾不落地政策为一个良好的政策,未来改进的方法为推行社区自主管理,也可增设反应式的垃圾车让老年人不需奔跑追垃圾车。
至于有学生提问,防疫刚开始很成功,却变成最晚解封国家,这部分是否依循科学数据规画,陈时中表示,任何政策都有科学做基础,而疫情比亚洲晚三个月,晚开始就晚结束,解封也会晚三月,解封跟世界比是慢的,要进一步观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