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报导,面对人民币对美元的匯率连续走低,中国人民银行今天(9月26日)开盘前再出手。

9月26日9时16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稳定外匯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将远期售匯业务的外匯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简单地说,调整后,假设某银行上月远期售匯签约额为100亿美元,则这个月需要向央行缴纳20亿美元的准备金,一年后央行会原封不动还给银行,而调整前,银行不需要缴纳这笔钱。

徵收远期售匯业务的外匯风险准备金始于2015年「811」匯改之后,也被称之为中国版「托宾税」。当时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央行在当年8月底出手,要求自2015年10月15日起,开展代客远期售匯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向央行缴纳外匯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随后成为大陆央行调节外匯市场的工具之一。

在大陆央行出手将远期售匯业务的外匯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后,一度跌破7.16关口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匯率反弹,一度收復7.15关口。

9月26日9时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匯率开盘报7.1400,随后收復了这一整数关口。

9月26日,美元指数盘中直线拉升,最高升至114.6882。

9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298,调贬378个基点。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下跌了10.26%。

远期售匯业务的外匯风险准备金率是本轮人民币贬值后,大陆央行第二次出手。

人民币对美元匯率8月15日起开始大幅走低,9月5日盘中跌破6.94关口,在此背景下大陆央行傍晚宣布,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匯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匯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

#9月 #准备金率 #外匯风险 #远期 #售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