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选举倒数2个月,社会住宅推动联盟近日抛5大政策诉求要问6都候选人,台北市长参选人黄珊珊26日指出,当前台北市、中央兴办社宅规画户数落在3.5万户,她将透过EOD改建、开发利得回馈等方式,达成台北市社宅住宅5万户目标,并建立社宅轮候名单,同时致力改善地方中央社宅营运一市两制的情况。
黄珊珊上午举行台北市社宅政策交流会,现场邀来社会住宅推动联盟成员Ours秘书长彭扬凯、台湾社会福利总盟秘书长孙一信等人列席。彭扬凯提到,台北市社宅正面临3大挑战,包括社宅能否持续兴建、如何永续营运及长期投资,无论政党如何轮替、市长如何改选,都要延续既有政策继续推动社宅兴办。
接着住盟代表提出5大诉求,包括承诺续建社宅并提出任内兴办目标和政策,都市开发利得应回馈社宅,同时以收入作为可负担租金基准,向中央要求补助社宅租收与成本的差额,避免使用身份别作为基准,同时地方中央社宅营运不能一市两制,而社宅入住机制也该採轮候制而非抽籤制。
黄珊珊以前台北市副市长之姿,强调未来将延续现有政策。当前台北市已兴建2万余户,加上未来市府兴办、中央兴办等社宅量能约能推动3万5000户,离公有社宅5万户的目标尚缺1万4054户。未来5年将优先推动以教育为导向的都市计画发展(EOD)改建,每年约1000户,8年约8000户。
此外,黄珊珊指出,再加上开发利得回馈,增加都更容积奖励机制,每年可取得675户,8年就有5400户,同时透过盘点閒置公有房舍、市地重划、区段徵收及捷运联开等多元兴办社宅,承诺将在选上8年内填补现有空缺,达成台北市社宅住宅5万户目标。
谈及社宅一市两制问题,她认为,出租金定价成本应做到中央、地方一致化,并加强自主管理,兴办时先讨共同规格与设计,降低营运、兴建成本,申请方式和程序也不需舟车劳顿,也欢迎中央兴办的社宅交由北市住都中心管理,能节省很多人力。同时入住社宅将以轮候制取代抽籤制,建立社宅轮候名单(waiting list)。
最后她也补充,许多年轻人反映社宅住6年就必须走人,成为台北过客,她便提出「未来宅」概念,除作为都更的中继宅、全龄宅外,还能以租转购,若青年长期承租达一定年限,并提交社区参与及贡献度为评选指标,符合资格即可将已缴租金全额转为头期款,认购未来宅房屋地上权,不过这是20年后的事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