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交所指出,在全球竞争浪潮下,新创公司若能即早进入资本市场及善用资源,将有助于企业稳健发展、提升知名度及能见度、吸引招募优秀人才、增进企业价值及竞争优势,打造新创企业胜利方程式。证交所力拚「台湾创新板」为亚太地区创新事业的上市新品牌,透过资本市场力量,形成创新资本的特色板块与上市聚落,希望将创新产业的丰沛人才技术价值留在台湾,让国内投资人参与共享新经济产业的成长果实,与台湾资本市场共荣共好。

国际股市今年表现欠佳,赴海外挂牌的新创估值与股价明显遭到压缩,鉴于台湾新创公司在国内能见度更胜于国外,证交所希望发挥及掌握主场优势,打造「台湾创新板」成为亚太地区创新科技产业上市首选,积极推动具关键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例如物联网、人工智慧、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或创新经营模式的公司申请挂牌,达成政府「精进新创发展环境」目标。

我国已建立多层次证券市场架构,以集中市场来看,截至2021年底挂牌上市家数959家,总市值达56.3兆元,全球排名第16名;日均成交金额接近4千亿元,全球排名第8;外资持股市值占比由2018年40.0%增至2021年43.5%。另近四年全体上市公司筹资金额在4553亿元至8433亿元间,其中IPO(首次公开发行)筹资金额仅约3%,余为SPO股票及债券筹资等,显示台股资金动能充沛且具多元筹资管道,外资参与度也高,属于高流动性市场。

「台湾创新板」自去年第3季开板以来,证交所持续拜访新创公司,透过行政机关、创投机构、上市集团企业及新创育成园区等多元管道扩大交流,并积极参与新创生态圈活动及倾听各界声音,持续精进调适法规,排除新创公司走向资本市场的障碍。在松绑申请门槛方面,为贴近臺湾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特性,分别调降市值及营收标准至10亿元及1亿元,无营收或新药研发之生技类市值则调降至20亿元,落实扶植新创加速筹资发展,让创新板成为孕育未来潜力独角兽的摇篮。

其次,创新板上市满1年后即可申请转列一般板,增进新创公司上市计画的营运弹性。此外,增订承销股数下限规定(提拨承销股数得不低于300万股),提升市场配售效率;暨参考国外证券市场规定,调整承销商协助法令遵循作业委任期间(取消永久保荐责任,调整为上市挂牌日起至其后三年度止),以增加法规合宜性并提升创新板申请及辅导意愿。

#新创公司 #证交所 #创新板 #筹资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