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便利商店竞争激烈,时常在一条街上就有好几家店打对台,为了抢攻外食族群,各种美食一应俱全,更推出「即期品打折」的优惠。日前就有网友观察,超商的饭糰即便打折,还是难获得民眾青睐,贴文曝光后引发热议,多数人认为,主要还是价格考量,但也有人说,饭糰的角色就像是「牺牲打」。

原PO在《PTT八卦板》以「为什么超商饭糰打折,还是剩一堆?」为题发问,表示每次打开超商的APP,想查看店里还剩下哪些食物能採买,多半只有麵包和饭糰,有时过了晚上九点还有一堆饭糰滞销,让他不禁好奇,究竟是饭糰卖太贵,还是放到打折时间的饭糰口感不佳?

对此,网友纷纷留言,「即期饭糰真的难吃」、「冷饭久放会太乾」、「煮饭那么快,干嘛去便利商店买饭加肉松」、「因为很难吃,寧愿吃三明治」、「感觉摆很多天」、「饭糰就是碳水啊,什么营养都没有」。

而多数网友认为,不买饭糰主要是考量价格,「打折后还要30元,我还是买便当比较新鲜」、「太贵了,吃不饱呀」、「干嘛不多花10块买料更多的握便当」、「难吃又小,打折也不买」、「22元现在都涨到35惹,鬼才吃」、「吃鲁肉饭CP值还比较高」,而也有人推测,在超商的经营策略里面,饭糰只是「牺牲打」的角色:「故意卖很贵,让你捏一下买便当」。

其他网友认为,饭糰在超商里比较像是「牺牲打」的角色。(图/翻摄自PTT)
其他网友认为,饭糰在超商里比较像是「牺牲打」的角色。(图/翻摄自PTT)
#便利商店 #饭糰 #麵包 #超商 #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