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2年,不开放观祭的「小林大武壠族夜祭」将于10日晚间6时于高雄甲仙小林里平埔文化园区小林公廨重新对外开放。活动有小林大武壠族太祖祭祀活动、牵戏及各种传统民俗表演,重现大武壠族祭仪及古调。台南大武壠族六重溪部落与屏东马卡道族加蚋埔部落前来牵戏会亲,现场亦展出大武壠族工艺特展,展现族群文化交流及復振的成果。
本次小林夜祭是五里埔永久屋基地重建后的第十三次夜祭。今年由小林部落邀集楠梓仙溪与荖浓溪各部落原住民族群,有巴楠花部落小学、拉阿鲁哇、卡那卡那富布农等族群文化展演,来到小林交流,透过歌谣文化的展演,了解彼此文化上的异与同。过去两年因疫情因素只限村民与祭,今年重新开放民眾观祭。
每年夜祭为分居三地之小林大武壠族人难得的相聚时刻,所以仪式安排也非常讲究,包含牵戏(Unaunau)、走标(Patahen)、公廨(Kuba)整建、立向竹(Malubiw)等传统祭仪,也有刺绣与小鱼笱DIY、特展导览解说、农创市集等活动,以及大鼓阵、素兰阵、大满舞团古谣传唱等文化展演。
本次夜祭活动新增「部落农创市集推广,看见小林工艺展」,透过部落民族植栽、部落小农特产、美食、文创与手作等传统文化营造,分享小林大武壠族的文化内涵与特色。
文化局长王文翠表示,市府目前已将「小林夜祭」、「阿里关夜祭」、及「顶荖浓夜祭」登录为高雄市三大重要平埔(大武壠族)祭典。莫拉克风灾后市府协助重建小林公廨,文化局多年来亦持续协助小林大武壠族进行一系列文化復振与培训,包含夜祭中族人吟唱失传已久之传统古调,如挑选勇士的《巴达兴》、祭祀太祖所唱之《祭品之歌》、「开向」后于公廨外男女同乐的《男女对唱曲调》等,皆为小林文化復振之成果展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