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附中与国教署合作,110年首办无人机营队活动,广邀邻近高国中学生免费参与,开课老师开设「无人机的奇幻之旅」课程,深获学子好评,参与课程同学直说,看到自己打造的无人机成功起飞,非常有成就感。
中山大学附中推广科学教育不遗余力,每年办理中山科学节及街头物理演示活动,都吸引大批人潮参加,而无人机营队在110年首次办理,广邀邻近高国中学生免费参与,教导学生动手实作、编写程式,迄今已办理5场次,共有新庄高中以及文府、后劲、光华、中山大学附中国中部等5所位于高雄的国中、140名学生参与,深获好评。
中山大学附中老师陈振杰由「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出发,引入近年来风靡全球的无人机设备器材,开发「无人机的奇幻之旅」课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科技新知。
陈振杰表示,程式编写对学生来说本来是枯燥烧脑的,但在要驱动无人机飞行的强烈动机下,每位学生上课专注力皆是百分百。
陈振杰授课採分组进行,在营队将学生两两编组,学员必须设计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执行飞行任务,等到飞行控制技术熟练后,再进阶指挥多部Tello EDU无人机编队飞行,最后则是紧张刺激的分组积木闯关和飞行竞赛。
陈振杰说,飞行竞赛过程险象环生,操作不慎者会有「坠机」事故发生,让学员们全程屏气凝神,紧张却又大呼过瘾,在营队结束后仍欲罢不能。
高雄文府国中李姓同学开心地说,虽然一开始他制作的无人机摔了很多次,最终控制成功。高雄后劲国中欧姓同学则提到,看到无人机起飞,照自己写的程式表演,真的很有成就感。
中山大学附中校长陈修平指出,秉持资源共享、造福社区的理念,该校于国教署的「均质化计画」支持下,将持续在适性学习社区推广科学活动,除了提供学生对普通高中学术课程认识、试探及体验的机会,更盼能带动适性学习社区科学学习风气,提升学子未来的竞争力。
国教署说明,「均质化计画」的推动能导引适性学习社区间学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未来将持续推动,以协助学校落实特色发展,促进学生适性探索与学习,并达成鼓励学生适性就近入学的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