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机场新航厦工程第1期建设计画今年9月决标,选出专业顾问团队,民航局表示,前置工程预计明年下半年起陆续动工,将于2032年完成第1期建设、2040年完成全部建设,未来新航厦年容量可达1650万人次,比目前的1029万人次增加60%容量。
行政院去年5月核定「台湾地区民用机场2040年整体规划」,其中高雄机场将配合新南向政策、亚洲新湾区、及南部半导体S廊带发展,规划兴建年容量可达1650万人次的集中式大航厦。
根据「2040整体规划」,高雄机场新航厦将分两阶段兴建,民航局已经拟定「高雄国际机场新航厦工程计画-第1期建设计画」,并于去年11月获得行政院原则同意。
民航局场站组组长林宏宪表示,新航厦第1期建设主要是兴建新航厦主体东侧、国内与国际共用新登机廊厅及机坪。由于工区位于既有航站区,且工程期间机场营运不中断,必须先迁移工区内既有设施,包括A滑行道北移、新建立体停车场、迁移共同管沟等前置工程,腾出空间后才能开展新航厦主体工程。
林宏宪表示,因为等于是「穿着衣服改衣服」,施工介面及排程复杂,难度更胜新建机场。为了更精准掌控计画进度,民航局今年9月决标,选出专业技术顾问(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PCM)团队,负责专案管理技术服务,协助民航局协调整合工区内各工程介面掌控财务、资源人力与各项工程进度。
PCM团队由亚新工程顾问公司、美商杰明工程顾问公司及大林联合建筑师事务所组成,并由荷兰商空港顾问公司(NACO)与慕尼黑国际机场(MAI)作为技术顾问。
高雄机场原本航厦容量是国际609万人次、国内420万人次;未来新航厦是国际1490万人次、国内160万人次。为何新航厦的国内容量反而比旧航厦少?林宏宪表示,这是因为民航局评估过,高铁通车之后,国内容量不需要这么多。
至于整体经费,去年争取7百多亿,最近物价调整,加上环境评估之后的修改计画,整体经费总共8百多亿,其中第1期4百多亿元,已经呈报行政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