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指出,近段时间,各地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确保人民群眾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十一假期,没有发生规模性疫情。这再次证明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行之有效。与疫情暴发初期相比,当前防控物资储备更加充足,防控技术保障更加有力,防控机制更加成熟,因此保持定力成为巩固防控成果的关键。
文章称,有人说,一些国家已经宣布疫情结束,解除防控措施,还有必要坚持吗?需要看到,疫情暴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是「宣布」结束就能结束。许多国家的疫情一再反覆,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上升。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出警告,新冠肺炎疫情迭加流感,北半球的冬季不容乐观。目前疫情防控成果是制度优势的体现,很多国家主观上想迅速控制疫情传播,客观上却做不到,「躺平」是无奈不是潇洒,是被动不是豁达。
也有人说,现在很多是无症状感染者,防控与否无所谓。真实情况是,备受后遗症困扰的感染者不在少数。有的人嗅觉迟迟不能恢復,有的人在「脑雾」困扰下阶段性失忆,有的人身体机能「迅速下降了十几岁」,而且这还只是已经表现出来的症状,还有多少隐忧会在未来显现尚未可知。那些所谓无惧感染的人,是否真的瞭解后遗症?是否想过疫情蔓延开来对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等所造成的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的巨大风险?
还有人说,疫情防控影响经济。首先要认清,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不能把积极的疫情防控当成「背锅侠」,很多抗疫「躺平」的国家并没有因此在经济上「躺赢」。实践证明,只有疫情防得住,经济才能稳得住。坚持「动态清零」,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力保证了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基本面。
文章表示,而且,各地防控措施精准化程度都在不断提升,尽力缩减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还要看到,低保边缘人口新增纳入保障,灵活就业享受津贴,助企纾困措施期限一再延长,「三公」经费持续压减,全社会都在为稳增长努力。
面对狡猾多变的病毒和舆论场上各种各样的杂音,一定要保持定力,做明白人,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保持定力巩固抗疫成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