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国民党立院党团今天开记者会呼吁政府重视「高龄金融剥削」,国民党团总召曾铭宗指出,许多银行为了业绩卖高风险金融商品给银髮族,且许多高龄者不熟悉科技,导致发生高龄金融剥削,金管会应研拟防治机制。
蓝委费鸿泰指出,高龄人士大多已无其他收入,靠退休金生活,又担心钱不够用,产生危机感,难免希望能够另辟收入管道。也正因为如此,高龄金融剥削受害者常见特质,大都容易相信别人,将印鑑、存折都交给他人(例如理专)、有固定收入,累积了相当资产、孤独与社会孤立,让不肖者有可趁之机,以及面皮薄,遇到推销、诈骗不敢讲。
首席副书记长谢衣凤指出,根据内政部警政署的资料显示,60岁以上诈欺被害人从2016年到2021年当中,60-69岁成长了35%、70岁以上更成长128%,平均成长了57%,高龄遭到诈骗的比例相当的高。另根据金管会统计,年满65岁以上的客户,从2018年到2022年7月,金融消费争议申诉案件,从2018年的45件攀升到2022年7月的117件,换句话说,高龄客户金融消费权益,未能受到完善的保障。
曾铭宗表示,目前银行销售银髮族金融商品,主要有四项缺失:一、理专长期和客户有大额资金往来,或对超过85岁高龄者做投资,没有确认高龄者健康状态。二、理专为争取业务,转介高龄者借钱买投资型保单。三、卖不恰当商品,风险属性太高的商品给银髮族。四、对重大损失争议案件未积极处理,损害消费者权益。
曾铭宗指出,高龄者金融问题,也有四大项目:一、长寿问题。国人平均年龄渐增,资产总量须相互配合,否则将面临财务危机。二、认知能力问题。每个人状况不尽相同,会受到健康因素增减,进而有影响金融决策能力。三、资产管理复杂性。高龄者收入及资产相对多元,需搭配不同金融商品和服务,以利妥善运用资产,同时也须预防金融剥削问题。最后,IT问题。网际网路及金融科技迅速发展,许多高龄者因不熟悉科技,导致金融服务无法符合高龄者需求。
曾铭宗要求金管会研拟防治高龄金融剥削机制,金融机构如经查获高龄金融剥削属实,须加重罚款,另处罚董事长、总经理等负责人,情况严重的话,甚至撤照。此外,对于创新高龄商品及服务,以符合高龄者金融需求,包括高龄者安养信托、商业型逆向抵押贷款、年金保险、长照保险及健全一般金融服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