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称,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背景下,香港若能藉峰会契机,推动人才、资金流、物流、资讯流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对接,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能「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为香港未来发展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

国际金融领袖纷纷应允前往香港出席峰会,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香港正在回归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本色」;二是国际金融领袖希望实地瞭解和感受在《香港国安法》、新选举制度出臺之后香港金融、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新变化,捕捉新投资机遇;三是他们相信中国大陆未来充满投资机遇,希望继续通过香港这个平臺投资中国大陆。

梁海明表示,对于国际金融界而言,投资香港注重的因素并不只是中国「十四五」规画、「双循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给香港带来的投资机遇,及投资香港能够得到的可观回报。更重要的是,香港市场作为唯一能够投资中国大陆机遇的国际市场,国际金融界投资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就相当于投资大陆,以此分享中国大陆经济稳步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红利。因此,几乎囊括全球顶尖金融机构的重量级金融领袖赴港出席金融峰会,不仅反映出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继续保持信心,更显示出国际金融界继续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前景。

香港藉此次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的契机,既可以给国际金融界提供投资中国大陆的平臺,又能给香港带来更多元的国际资金,巩固和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能继续扮演中国大陆国际融资中心角色。

梁海明建议,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香港若要进一步增加对国际投资者、国际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作用,可考虑在以下几个领域继续发力。

其一,改革上市标准,发展成为国际科技集资中心。香港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香港可以改革现有标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各国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

其二,推动发展成为国际债券发行中心。过去10年,香港已成为亚洲国际债券发行最主要的安排地点。未来若能加以增强、相信香港发债规模占有国际市场比例将越来越大,从而巩固和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其三,香港交易所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继续投资香港。港股属全球交易成本最高的主要市场之一,可考虑改革股票印花税税率,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香港股市的投资。

其四,吸引更多熟悉大陆事务的金融人才前往香港。瞭解大陆巨大的金融发展潜在机遇,从而推动香港的金融市场更蓬勃发展。

其五,加快推动港股通南向引入人民币计价的措施。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于国家和香港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都大有裨益。

#香港 #发展 #国际金融 #投资 #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