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新竹市长候选人沈慧虹16日受邀参加风城医事联谊会,以「领导力」为题分享过去8年经验,谈及过去她一手推动的新竹市立儿童医院过程,包括没有土地、BOT议约2大困难,但最后都能一一克服,像自己的「囡仔」一样催生出来,好消息是,儿医月底就将启用。
沈慧虹表示,她担任主管职务从1993年起的奋起湖站长至今,已经近30年,过去8年她担任高阶主管,从交通处长到副市长,她更努力、更全面,与同仁一起成长,翻转新竹市、是最团结的新竹市政府团队。
沈慧虹分享建设儿童医院的初衷,过去她看到林智坚有3个孩子,还有很多爸妈在孩子生病时特别焦急辛苦,但新竹市出生率全台最高,作为儿童城市,孩子晚上生病家人却求助无门,让她下定决心要设立儿童医院,即便许多人不看好,仍坚持完成这个目标。
沈慧虹表示,当时设立儿医有2大困难,第1是没有土地,她发挥专业,透过都市计画变更,并多次带队与市府同仁至内政部开会,后经内政部审议通过,整理释出土地。她谈及,当时也多次遇到周边居民抗议,但她告诉他们,医院不是邻避设施,救孩子这件事刻不容缓。
第2困难则是BOT案议约过程,非常感谢马偕接下这困难的任务,当时双方在「午餐会」多有交锋,但她就会告诉大家「好,我们停一下,休息吃个饭再继续!」以大目标为导向沟通,院方希望好好经营、而市府希望不要辜负市民期待,双方沟通合作完成新竹市马偕儿童医院这个「孩子」。
除了分享儿医背后故事,沈慧虹也谈及打通公道三经过,她带着同仁一家一户拜访,经歷被赶出门、吹晚风,但当成功说服第1户的时候,事情开始有了改变,从低迷开始多了些信心。
「1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沈慧虹强调,公共建设施工的过程她也去监工,带着同仁以行动做出表率,是建立团队的关键,作为主管更要成为同仁的挡箭牌,负责任、做决定、不切割、不推诿,「倾听、合作、和同仁一起成长」就是沈慧虹的领导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