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过去有政坛「四大公子」之称,更是当代华人科学界中难得一见的政治家,今年适逢沈君山冥诞90周年,清大通识教育中心规画2022年秋季「通识人物」系列演讲,请到前总统马英九、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钧、前中国时报社长林圣芬、台大教授孙维新等人,分别从科学、人文、政治、桥棋等面向畅谈,缅怀校长一生典范。
清大通识教育中心指出,沈君山生于1932年,他文采洋溢、能诗能文,散文题材广泛,从政治、教育到人生感悟文章不胜枚举,亦致力于科普写作。沈校长不仅是科学家、教育家、桥棋家和作家,还是当代华人科学界中难得一见的政治家,他关心国家政事,向以两岸关系和族群融合为己任。
沈君山还曾任职于美国太空总署太空研究所,并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渡大学。1973年,受「保钓运动」影响,决定返台贡献所学,进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任教,后担任理学院院长,并于1994-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沈君山也是「Chinese Taipei」奥会模式的推手、在两岸对峙的时空背景下提出「一国两治」的政治主张,还曾三度到中南海与江泽民议论两岸未来,对于台湾内部政局的发展也费尽心力,在戒严时期扮演「党外」人士与执政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是政治民主化前夕的稳定力量,他是心繫国族、忧国忧民,从他的身上,看到传统士人任重道远的精神与壮志。
清华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翁晓玲表示,沈君山是当代博雅典范,集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桥棋家和作家于一身的全才型人物,其文理兼备和中西融合的丰厚学养,以及关心国家前途的爱国情操,堪称当代知识份子的典范,足为年轻学子的楷模。
本次演讲活动期间从10月18日至11月4日,每周二、四晚上7点于清华大学教育馆举行,欢迎各界人士共襄盛举,一起追忆一代潇洒才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