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新兴变异株眾多,近来BQ.1.1在美国占比渐增,国际间高度关注,专家预测恐取代BA.5成为主流株。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说明,根据美国资料,BQ.1.1确实有机会取代BA.5,但亚洲方面,目前XBB变异株以在新加玻占比逾5成,有可能在亚洲成为下一个取代BA.5的变异株。

罗一钧指出,XBB在新加坡占比已超过50%,香港境外移入个案中,XBB占比达10%,超过其他变异株,显示XBB有可能在亚洲成为下一个取代BA.5的变异株。但他提醒,Omicron流行期间,陆续传出有一些可能成为优势的变异株,例如BA.2.75曾在印度成为主流,但并没有在其他国家造成主流流行,目前多个病毒株流行的态势方兴未艾,还需要后续观察其消长变化。

面对BQ.1.1和XBB等新变异株,罗一钧坦言,目前研发的单株抗体效果恐怕已经大打折扣,但对于先前出现的BA.1到BA.5变异株仍有预防及治疗效果,「由于研发速度会赶不上病毒突变的速度,只能一直在后面追赶」。

不过罗一钧也表示,好消息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倍拉维、莫纳皮拉韦)和注射用药物瑞德西韦,目前都未发现产生抗药性,预期对于新变异株仍有治疗效果。

指挥中心统计,口服抗病毒药物昨天(17)共领用9656人份。罗一钧分析,通常每周二公布的数字,会反映上周末用药而较高,但昨天领用量低于前两周高点,显示国内疫情缓降;目前倍拉维和莫纳皮拉韦储备量皆达28天以上,并且持续增购及到货中,将补足今年底前使用无虞。

#变异株 #XBB #BQ.1.1 #Omicron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