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头高架竹北段确定「双侧拓宽」,立委林思铭要求高公局用地徵收和拆迁补偿费一定要合情合理,避免引发民怨。(罗浚滨摄)
杨头高架竹北段确定「双侧拓宽」,立委林思铭要求高公局用地徵收和拆迁补偿费一定要合情合理,避免引发民怨。(罗浚滨摄)

高公局办理的国1杨头高架工程,在竹北段规画「双侧拓宽」,曾遭住在西侧的居民反对,要求改为「东侧双层」拓宽,县府交旅处长游志祥指高公局完成地方说明会后,已按原规画「双侧拓宽」办理整体环评,穿越国1的机车涵洞,会先拓宽为15米,方便东西向车辆通行。

县议员张珈源18日质询时,提出国1竹北交流道增设交流道疏解车流,在杨头高架未完成前先争取做环北交流道,及是否会先拓宽庄敬一路的国1机车涵洞等交通问题。

交旅处长游志祥说,高公局2019年提出4个改善竹北交流道的方案,钻石型交流道需配合办理光明六路地下道工程,经费庞大,环北交流道则牵涉房屋拆迁问题,均由高公局纳入杨头高架做综合评估。

游志祥并说,高公局在确定杨头高架竹北段採双侧拓宽,正进行整体规画环评,县府建议一併办理增加南匝入口匯入国1主线车道,以增加平面道路进入国1车流量,避免回堵情形,其次是庄敬一路机车专用箱涵拓宽为15米,以利分散平面道路的车流,高公局已同意纳入杨头延伸案中,并优先办理。

立委林思铭说,今年初他接受竹北市兴安里民陈情后,要求高工局针对杨头高架竹北段「双侧拓宽」和「东侧双层」2个方案做出综合效益评估。

高公局在地方说明会时指「双侧拓宽」高架可利用即有路权落墩,减少徵收私有地,竹北交流道上游设置竹北转接道,车流可从转接道进出杨头高架,较现行国1平面可节省3公里行驶距离,并可规画衔接台68系统交流道,提高新竹地区及竹科车流使用的可及性。

而「东侧双层」方案桥梁设置高度较高,安全性相对较低,仅能设置北向竹北转接道进入杨头高架,因地形无法设置南向竹北转接道,杨梅往南车流到新竹仅能走国1平面,研议中的台68系统交流道也无法设置。

林思铭说,高公局在评估后决定採「双侧拓宽」方案,确实无法尽如人意,他要求高公局未来进行相关工程进度时,一定要与居民做充分沟通,必须要以相关工程手段降低噪音问题,未来用地徵收和拆迁补偿费一定要合情合理,避免引发民怨。

#新竹县 #竹北市 #杨头高架双侧拓宽 #游志祥 #林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