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勋指出,今年以来股债齐跌,传统股债平衡分散风险机制已不足以因应市场的剧烈变动。以乌俄衝突与美国加速升息下的美股市场表现来观察,今年前九月股5债5的传统股债平衡型策略下跌20.3%;没有债券提供下檔风险保护的纯股票策略,更面临23.9%的修正;相较之下,同一时期纳入对抗通膨资产的多重资产策略,模拟回测为下跌17.3%。显见当处于高通膨环境下,投资策略纳入对抗通膨资产,不论相较于股债平衡型或单纯股票资产,都有更为显着的抗跌能力。

李怡勋解释,投资策略纳入对抗通膨资产,以大宗商品、REITs及抗通膨债券有效连结通膨,在通膨预期上升期间,或是停滞性通膨期间,股债较为承压时,可望更具抵御逆风能力。观察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的年化波动度数据,以单纯美股策略的24.3%最高;股5债5平衡策略以14.3%的年化波动度次之;加入对抗通膨资产的多重资产策略则以11.6%的年化波动度,在三者中展现出最低的波动度。以此观之,建议力求稳健或风险承受度较低的投资人,可考虑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对抗通膨资产,为资产多加一层防护罩,不仅能抵御获利受通膨所侵蚀,还能提供下檔风险保护。

不论接下来会面临停滞性通膨进入延长赛,或是面临经济进入轻微衰退时期,李怡勋认为,有对抗通膨资产的「防护罩」,搭配信用风险模型精准掌握景气变化,因应不同景气阶段灵活调整对抗通膨资产与股票+掩护性买权、非投资级公司债、投资级公司债等资产配比,有助于投资人对抗通膨与金融市场可能面临到的股票下跌风险、信用违约风险与利率上行风险,也能致力于全方位调控下檔风险,升级资产的抗跌能力。

#资产 #对抗通膨 #通膨 #李怡 #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