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壹波艺术节本周末开跑,图为户外装置艺术作品《醒祂:你的鹿/我的路》。(再壹波艺术节提供)
再壹波艺术节本周末开跑,图为户外装置艺术作品《醒祂:你的鹿/我的路》。(再壹波艺术节提供)
新生代音乐团体CUBE BAND将在总爷大草坪演出。(陈宥中摄,再壹波艺术节提供)
新生代音乐团体CUBE BAND将在总爷大草坪演出。(陈宥中摄,再壹波艺术节提供)

以「音乐风格无差别」为理念的再壹波艺术节,今年迈入第四届,场地选定在台南总爷艺文中心,再次依照着城市文化与建筑空间,为观眾打造多样听觉体验。

本周六将登场的《异托邦的素描本II》,是作曲家林芳宜自2021年开始加入大地艺术季的策展团后,得知曾文溪流域消失的地名,这些地名以原住民族的语言发音、乘载命名的前人对场域的认知和该地点的「身份」,而当这些显示族群歷史的地名消逝后,场域都在,只是换了名号。使用中文或台语称呼这些地名时,也表示在感知系统中,这些场域的歷史身份是不復存在的。

因此,在《异托邦的素描本II》里保留「台湾声音地图」吴灿政的声景和录像,人声的部分则由大地艺术节媒合艺术家陈冠彰所採集族人念出曾文溪原本的一千个地名声音,并转换为声响音檔,与现场的乐器、录像和声景录音,建构一个以聆听先行、以声响为感知标的的异托邦。

此外,还有青年作曲家张君慈的声音行走装置作品《陷眠曲》,结合大地艺术节媒合艺术家刘哲安,为了致敬西拉雅古老地名Mattauw,以梅花鹿復育有成,隐喻西拉雅文化也正逐渐復甦的户外装置艺术《醒祂:你的鹿/我的路》,在艺术节活动现场,以草坪上的一棵树为起点,一路延伸至竹构筑的鹿,在竹鹿的身体空间里放置数个单体喇叭,以及相对应的悬吊树叶物件。每一个物件将随着空气中声波震动产生细微的移动,同时中央也将摆放一张充气床,邀请观者化身梦游人,来一趟梦境里的声音行走,在虚实之间,自在感受声音的存在与变化。

周日在总爷大草坪上,还有由琵琶苏筠涵、古筝吴妍萱与打击方馨组成的CUBE BAND,浓缩如心情日记般的创作及编曲家陈乐铎改编潮州音乐《寒鸦听水》的传统新创作品,转化为一日时光的「大地时光」、由Intro(前奏曲)、Inter(间奏曲)及六首乐曲组成,除呈现CUBE BAND风格鲜明的原创音乐。

再壹波艺术节自2019年开跑,首届以「音乐无差别」为概念,在嘉义光正万教宫举办马拉松式演出;2020以「精神游牧」为主题,受到疫情影响,邀请来自维也纳、香港、柏林与台湾的音乐作品,线上、实体在台南台北双城双线进行;2021「捕捉一道光」为题,台中歌剧院举办,阐述音乐不停歇演进的本质,呈现当代古典、即兴演奏与歌谣创作的现在进行式。2022再壹波艺术节将从10月15日至23日,在总爷艺文中心展出。

#声音 #地名 #再壹波艺术节 #音乐 #异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