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台北市!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蒋万安今(27日)在脸书发文问候「早安,我的朋友!」他从8月底起开启了12区行脚计画,倾听每一个基层的声音,了解每一个选民的想法,回应每一个市民的期待,更清楚各区的需求与困境。蒋万安的第一站大同区是台北现代化的起点,在大稻埕身上能看见传统文化革新的潜在力量,透过跟文创工作者深度对谈了解到老旧城区发展的瓶颈,他期望让大稻埕成为向国际友人介绍的敲门砖。
「第一站我来到大同区,这里是台北现代化的起点。」蒋万安表示,1921年,对臺湾近代文化政治思潮有关键启蒙影响力的臺湾文化协会,也在这里成立。虽然城市发展的重心已经移转,但在时间的沉淀与洗礼下,大同区反而默默展演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新旧元素在这边交织出跨世代的故事,他在大稻埕身上看见传统文化革新的潜在力量。
蒋万安跟文创工作者深度对谈,了解到政府对于创作者补助条件门槛不利于小型团体或个人;又或是传统产业面临数位变迁所需的品牌重塑和网路经营需求,这些都是老旧城区发展的瓶颈。
蒋万安强调,「越在地、越国际」用来形容大同区最贴切不过,相信由政府出更多的力,能让更多大同区的美被更多人看见,让大稻埕成为向国际友人介绍的敲门砖。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