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动智慧城市与中央合作,推动的「智慧城乡」专案中,「无人机」被列为极具潜力的应用服务,中光电智能机器人公司28日下午在高雄港进行无人机「岸对船」载货物流运送服务的验证,未来,可望进一步商转,扩大应用,高雄副市长林钦荣表示,高雄得天独厚,具备山海河港的各项地理条件,无论是「陆对陆」的地上物流、或是「岸对船」的海上物流,都成为各项POC验证的优良场域,成为在地需求及海外输出的科技应用服务。

高雄副市长林钦荣、交通局长张淑娟、数位部数位产业署主秘黄雅萍、以及台湾港务公司副总经理苏建荣等人,28日下午在高雄港9号码头,一同见证中光电智能机器人公司无人机载货物流运送服务的「概念性验证」(POC, Prove of Concept)成果,成功由岸边送往离岸30公尺远的船舶之上,进行「岸到船」的运送服务验证。

林钦荣指出,我国是亚洲各国首创立法管理「无人机」的先驱,在国家5大创新产业项目中,「无人机」更被视为是「建构智慧机械产业生态体系」、以及深化国防产业之航太工业发展「无人飞行载具」的智慧机械之一,当前,高雄发展智慧城市,与中央合作推动的「智慧城乡」专案中,「无人机」更是极具潜力的应用服务。

他说,就在2个月前,无人机厂商中光电已经在交通部王国材部长的见证下,完成「尖石乡遥控无人机物流投递试飞」,应用于海拔落差极大、位处偏乡的场域,已经展现了长足的优势-此一POC验证,已经成功克服自然条件对于交通运输的限制。

28日在高雄港的测试,则是加大了难度,在海上作业时,船舶受到海流偏动影响,成为一个动态移动的物件,比起静态定点投放,更具挑战性,同时,这也是台湾第一次将无人机应用于锚区船舶物资运送服务,林钦荣说,期待能在这样的基础上深化发展,打造为高风险任务的利器。

林钦荣强调,高雄得天独厚,具备山海河港的各项地理条件,也成为各项POC验证的优良场域,过去只有出现在电影、科幻小说的场景,随着新兴智慧科技的急速发展,也逐渐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实现,高雄有信心,透过AI、物联网、大数据等的软硬体整合,提出结合在地需求及海外输出的科技应用服务,这也正是高雄推动智慧城市的重要策略。

他说,高市府正积极打造亚湾区,成为创新服务测试的实验场域,吸引更多高端系统科技厂商落地生根,与高市府公私协力、共同作战,有如一支弹性灵活的空战部队,广泛地接受各项极富挑战性、具有实验性及创新性的任务,成功打造出商业模式,将相关产业推广至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的南向国家,让高雄扮演国际智慧城市新基地。

#新兴 #中光电 #高雄 #无人机 #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