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局30日表示,近日全球通膨走升,经济向下风险提高,景气趋于疲弱,也因此增加民眾借贷需求,因而衍生佯称代办贷款的诈骗手法。警方统计,今年至10月23日为止,假借贷的诈骗案有574件,较去年同期(324件)成长达77%,日趋严重。

警方说,诈骗集团看准贷款需求对象的亟需资金的心理,假冒银行专员以脸书贷款广告、简讯、LINE加好友方式,标榜「保证借得到」,让民眾落入诈骗陷阱。诈骗集团会假冒放贷专员,向民眾以办理贷款为由,收取各种名目的经办费用,最终无法顺利借贷。

北部张姓女子因小额借贷需求,主动联繫借贷网站的陈姓理专,对方先以开办手续费为由,需缴交1万元开办费,匯款后又以张女帐户有问题,要求以其他帐户匯款证明帐户可正常交易,最后又表示须提供一定保证金才能放贷,前后匯款3次,金额达22万,直至连繫不上才知遭诈。

另名中部涂姓女子曾为打工提供帐户给诈骗集团使用而帐户遭警示,在求职无门情况下,偶然在脸书看到资金周转广告,标榜「急速周转」。经联繫「林小姐」后,涂女向对方表示帐户遭冻结,且急需资金周转,对方表示为评估她的还款能力,需由另名产物保险专员评估。

假专员致电表示,因她所有的帐户都被警示,信用瑕疵难以贷款,请她先匯款到产物保险的公司户,证明具还款能力后,款项将于信用评估后陆续返还。涂女因为过去曾遭诈骗,不断询问「应该不是诈骗吧?」,最终被假专员以「保证金需至少达借贷金额的6成」等话术说服,向姊姊借帐户依指示匯款10万元,后续追问放贷流程,没想到竟遭封锁,才知被骗。

刑事局提醒民眾,没有不抵押、不照会、免保人却「保证放款」的借贷方式,更没有利用匯款就可以证明还款能力或提高个人信用的作法。另外「解冻保证金」及「流水帐系统检测有误」都是常见的借款诈骗话术,民眾若有借款需求,务必「只」透过合法的管道借钱,透过银行就是较为安全的借款方式。

刑事局也指出,除匯款证明还款能力或匯款解除警示帐户的话术,贷款诈骗更具有4大特徵:仿效知名银行、搜寻不到相关公司资讯、要求给付证件、标榜一定过件。3大途径:透过脸书假贴文、LINE 假讯息、简讯,有借贷需求的民眾务必详加辨识、不提供个人证件及帐户。

#借贷 #帐户 #匯款 #贷款 #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