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表示,近期发现网路上有人兜售阳性结果的快筛试剂,属于违法行为,已请检调进行调查。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提醒,无论是买方或卖方,都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处罚,请民眾勿以身试法。
庄人祥说明, 如果购买者将阳性快筛试剂用于骗取财产,例如偽称确诊以向保险公司获取防疫保险金,可能触犯刑法的诈欺取财罪;若卖方有预见购买者将用于骗取财产,且购买者确实着手为之,卖方也可能成立诈欺取财罪的教唆犯或帮助犯。
另外,若将阳性结果快筛试剂用于就医诊疗,并谎称为其快筛结果,则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31条所定的据实陈述义务,依该法69条第1项第1规定,处新臺币1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锾。
如果又于自主疫调回报系统上不实填写为诊者,已妨碍疫调进行,则违该法第43条第2项规定,依该法第67条第1项第3款规定,处新臺币6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