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公共艺术遍及山海屯城区,但多数作品仍集中在市区,为推动艺术平权,文化局7日在东势区石角国小举办公共艺术美感扎根教育成果发表,艺术家吕沐芢与师生共同创作「丰盛之树」,一起回忆东势林业过往风华与丰富自然生态。
文化局副局长曾能汀表示,为推动艺术平权,去年开始前进海线大安区及外埔区二所国小,办理临时性公共艺术作品设置及工作坊,获师生热烈迴响,今年第一场公共艺术美感扎根教育成果发表,选择在东势区石角国小举办,希望将公共艺术教育资源推广至山区校园。
东海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张惠兰担任策展人,她表示,今年以「与自然共好」为策展主轴,活动以石角国小的特色课程主题「化石」发想,办理「磊石为美」艺术工作坊,创作过程中,看见学生丰富创造力和想像力。
此外,艺术家吕沐芢创作临时性公共艺术「丰盛之树」,作品取材自制材厂回收的木料,以积木构成一幅天空与树木的画面,除回应过去在地产业风华歷史,也象徵东势多彩多姿生态系统和丰盛生命力,即日起至11月30日展出。
石角国小校长李明昌指出,作品设置后学生每次经过都会驻足欣赏,让原本空白墙面充满生命力。另「磊石为美」工作坊也让师生对石头艺术创作产生极大兴趣,未来学校课程将会继续深化推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