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术馆筹备处今举行「混杂的气味—再探九零前卫艺术」国际论坛,为期2天的学术论坛,邀请18位国内外艺术领域专家学者,探讨90年代台湾前卫艺术的发展,并从全球脉络检视台湾和邻近区域的互动关系。
文化局指出,新美馆正在建设中,市府在筹备期间启动多项研究及展览推广活动,这次学术论坛是艺术史研究计画之一,也是建立在刚出版的展览史专书《流变的展览:北县美展及前卫实验》延伸讨论,希望进一步描绘90年代台湾前卫艺术发展的丰富面貌,未来也会逐步建立新北前卫艺术文献库,开放研究资源,或邀请徵选全球研究者参与,活化歷史檔案,发掘更多元的艺术史观。
其中,艺术史学者蒋伯欣在演讲中分享,90年代前后本土到国际的现代化思维深刻影响了北美馆及相关展览,台北作为全球化过程中的「地方性」,则是90年代北县美展和其周边展开的实验性与批判性探索,从中可窥见台湾的特质,以及大台北和亚洲城市当代艺术的共振。
另外,「展览史与檔案的研究方法」场次,塞尔维亚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也说明如何在主流歷史框架外,看见边缘歷史叙事的重要性;剧场工作者周伶芝在「身体的反叛与再建」场次则讨论都市原住民的身体和城市空间重组的对应关系。
台北教育大学副教授吕佩怡也在「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场次,回顾台北县的河流、盆边主人两场展览案例,检视90年代本土和国际意识的转换;香港独立音乐人郭达年在「书写与出版的批判意识」场次,从音乐和书写工作引申,思考民间的、边缘的、反对建制的文化生态为何具有吸引力和社会作用。「混杂的气味—再探九零前卫艺术」国际论坛活动资讯,请上新美馆官网(https://ntcart.museum)查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