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电子厂每年产生的200公吨废料,华丽转身成为含有环保的鞋厂原料。国立高雄大学化学工程及材料工程学系携手封测龙头日月光,将半导体制程中衍生的废弃胶带回收再利用,转换成为彪琥鞋业的鞋大底原料,让垃圾变黄金。(高雄大学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台湾的电子厂每年产生的200公吨废料,华丽转身成为含有环保的鞋厂原料。国立高雄大学化学工程及材料工程学系携手封测龙头日月光,将半导体制程中衍生的废弃胶带回收再利用,转换成为彪琥鞋业的鞋大底原料,让垃圾变黄金。(高雄大学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台湾的电子厂每年产生的200公吨废料,华丽转身成为含有环保的鞋厂原料。国立高雄大学化学工程及材料工程学系携手封测龙头日月光,将半导体制程中衍生的废弃胶带回收再利用,转换成为彪琥鞋业的鞋大底原料,让垃圾变黄金。

这项「废胶带循环回收再利用」产学合作技术由高雄大学化材系主任苏进成主持的「绿色材料与资源实验室」,与日月光半导体研发副总经理洪志斌所带领的「集团研发化学暨环保实验室」共同找出「TPO(热塑性聚烯烃)」最佳造粒制程,再由高雄在地制鞋大厂彪琥实际生产鞋大底验证。

苏进成表示,半导体封装厂进行研磨、薄化、切割及相关制程,是保护晶圆常以「切割胶带」、「研磨胶带」、「紫外线可硬化胶带」包覆支撑;主要由胶膜、黏着剂、接合树脂等多层复合材料堆迭,一次性使用完毕即成下脚料,但因胶膜含有TPO、PVA等多种高分子塑胶成分且质地佳,研判仍有回收再利用价值。

洪志斌指出,厂方作法是将废胶带制成「固体再生燃料 (SRF),已优于业界普遍的焚化处理,但仍积极寻求更永续与高值化方案,因此双方团队合作,尝试将废料转换为「 TPO(热塑性聚烯烃)」回收料,取代鞋大底传统採用的「 EVA(乙烯-醋酸乙烯酯 )」材质。

由于胶带内含多层胶膜、黏着剂、接合树脂等复合堆迭组成,儘管都是塑胶但各自成分、特性不同,若人工分层拆解又耗时费力,这也是业者寧可焚化不回收主因。

高雄大学、日月光的实验室锲而不舍突破瓶颈,克服「异材质相分离(分布不均容易崩解)」难题,不仅造出第1批接近EVA特性的粒子,后续再造出弹性、混合性均佳的TPO粒子,目前已累积5种不同特性成果,为落实循环经济产业链成型 ,将造粒成果交由彪琥鞋业实际生产验证。

#高雄大学 #日月光 #半导体 #废弃胶带 #产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