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都市更新,无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主张兴建「台北未来宅」,藉由「以租转购」概念,青年有望在长期承租后取得房屋地上权,过去所缴的租金则转为头期款,市府也将给予认购租户奖励,降低购屋负担,期能营造青年友善环境,让更多人在台北市安居乐业。
黄珊珊说明,台北未来宅作为新型住宅空间共有3大主要功能,首先是可作为「中继住宅」,加速周边地区都更进程,其次是兼具「社会住宅」功能,以公私协力方式,结合民间资源,以多元有效率的管道提供青年族群可负担的住宅,也能成为推动青银共居的「全龄住宅」,打造共融生活的全龄社区。
黄珊珊指出,市府可透过学校改建计画,运用閒置空间规画未来宅,并以财税奖励为诱因,促使周边的私有地主参与合建。未来宅落成后可先做为中继住宅,让邻近老旧房舍屋主入住,释出的老旧住宅则整併成社会住宅或以包租代管的方式,提供青年族群承租,而未来宅本身也可让青年承租,并规画设置长照与托婴托幼的社福机构。
黄珊珊表示,台北未来宅拥有永续、美学及安全的建筑型态,也须具备地区再生、社区创生的功能,未来宅内也能创造准公共设施,提供医疗、休閒、购物、运动及教育等复合性功能,进而达到产业转型,如社福机构带动医疗服务或生技药品等产业、以绿建筑、田园城市等方式促进净零碳排循环经济,或以创新基地辅助青年就业。
不仅如此,台北未来宅的理念还有「都更成果由全民共享」,她提及,市府可依据各区域条件差异及对台北未来宅的需求程度,订定不同容积额度,鼓励公私合作以增加准公共设施或公共设施的供给,让都更红利由市民来共享。
她表示,为使青年族群安居置产,台北未来宅有「以租转购」的机制,承租人在给付租金一段期间后(如20年),且有社区参与和贡献度,便有机会取得房屋地上权,过去所缴租金则转为头期款,市政府也针对认购租户给予购屋奖励,降低购屋负担。
若取得房屋地上权却没使用需求时,可由市府购回,使用者再转为承租模式,长者也可藉此获得生活费,达到「以房养老」目标。
她强调,台北未来宅将採公办租售方式,以单一窗口进行买卖管理,以合理价格出租、出售及收回,不会有图利个人或财团的问题,而台北未来宅机制,将与现行社会住宅制度两轨并行,不影响社宅当前的运作方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