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大陆疫情达到高峰、官方持续强调动态清零之际,两家陆媒今(24)日释出医学专家说法,称「学界并未确认新冠有后遗症」、「青年学生不必担心近期Omicron变异株对健康的损害」等,与过往批评国外躺平、导致后遗症「恶果」的态度大相径庭。
南方报业新闻客户端「南方+」今日报导,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强调,「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该则新闻于今日下午1时许进入百度热搜前十名。
崇雨田指出,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不一定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
崇雨田续称,「当前,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康復者的观察时间还不够长。因此,新冠肺炎是不是有后遗症、有什么样的后遗症,在科学上还有不同的看法,仍有待临床的进一步证实。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
不约而同地,澎湃新闻旗下「七环视频」同日播出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的影片採访。谭晓东称,在武汉近期所引起的流行病株主要是Omicron变异株5.2系列,其生物学特徵为传染性极快、传播力很强,虽需高度关注,但是「对健康的危害有限」。
谭晓东表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近期Omicron变异株主要引起上呼吸道症状,以无症状感染者居多。极少数的重症病例,主要为由基础性疾病所引发的人群。
谭晓东表示,对武汉大学来说,尤其对青年学生来说,Omicron变异株5.2系列对健康的损害,「大家完全可以不必太过于担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