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节能与智慧三大趋势带动车用晶片需求日益成长,台厂以MCU、ADAS以及资讯娱乐系统等领域作为敲门砖,积极抢食商机。
今年以来消费性电子产业风声鹤唳,半导体产业更是利空消息频传,从原本「供不应求」的大多头行情转而变成「供过于求」,库存水位过高是每一家厂商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然而,在一片出货量衰退的哀鸿遍野当中,只有车用晶片仍一枝独秀,根据统计,二○二一年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的营业额达四六七亿美元,位于成长轨道之上。
回顾先前晶圆代工产能紧绷的情况,导致车用半导体供应链难逃衝击,车用晶片缺货造成汽车制造商被迫停工或延后生产,美国官员来台向晶圆代工厂要产能的画面还歷歷在目,后来随着消费性电子需求降温,空出来的成熟制程产能逐渐缓解,车用晶片顺利出货的同时,供需也已经趋于稳定。
IDM厂拿下近五成市占
虽然在摩根士丹利证券在最新出具的「亚太车用半导体」报告中指出,原先缺货的车用晶片,出现供给过剩警讯,有部分IDM厂商已出现砍单现象,不过以产业发展分析,在电动车和自驾车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包括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电力控制、环境感知、车内外联网等需求都不减反增,因此,将时间轴拉长来看,车用晶片的需求量仍然正向 。
根据《IDC全球半导体应用预测》,全球汽车领域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二○二六年达到六六九.六三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四.七%。而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能够快速大幅成长,关键就在于,未来每辆汽车所使用的半导体含量愈来愈高,过去在传统车厂当中,以传统燃油车来说,一台汽车所需的晶片价格大约落在五○○到六○○美元之间,但是跨入电动车后,就已高达一三○○美元,未来光是要达到不同的自动驾驶等级,使用的晶片价格增加幅度大约可达二.五倍之多,更不用说其他附加功能的提升所带起的晶片使用量。
根据业界人士分析,未来每部汽车上用到的车用晶片价格,普通款的车种有望增加到二○○○美元,高阶车种甚至有机会达到五○○○美元的超高水准(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223期精彩当期内文转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