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连日的反封控抗议升级,大陆从地方开始放松防疫措施,北京也再次紧急要求地方不得过度防疫。而最明显的改变是主导疫情的官员也开始不再使用「动态清零」一词,看起来政策风向已经转变,但若要放弃「清零」,中国还会面临两大难题。
《德国之声》指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周三在国家卫健委的座谈会指出,「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座谈会后发表的声明显示,孙春兰没有使用 「动态清零」一词,而在前一天的简报会上,包括国家卫健委在内的机构官员也没有使用这个词,而是鼓励老年人接种疫苗,这些动作被认为是北京改变动态清零政策的迹象。
外媒认为,孙的讲话似乎是中国官方首次公开承认病毒不再那么严重,表明中国终于开始考虑放弃清零政策。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在重新开放的压力下,即将推出第4种新冠疫苗。
报导说,孙春兰已是中国强硬防疫的代名词,中国网路上流传,只要她出现在爆发疫情的城市,当地就会实施严格封锁。像是最初爆发疫情的武汉,和疫情失控的上海,以及海南等地在硬封锁前都有她的访视足迹。
然而,报导认为,外界虽然用孙春兰的话来解读北京防疫方向可能改变,但中国要放弃清零还面临2个问题:
首先,中国老人疫苗接种率低。虽然官方未说明推动老人接种疫苗要多长时间,但专家认为,清零可能因此持续到2023年中期,甚至可能晚到2024年。除了老人接种率低,大陆国产疫苗的效用也是个问题。
其次,医疗资源不足。中国规模较小、工作量大的医疗保健系统,特别是在贫穷、人口眾多的农村,如果感染率随着限制的放松而急剧上升,可能难以承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中国每千人拥有4.3张医院床位,只有较贫穷邻国蒙古的平均8张床位的一半。相较之下日本有13张,韩国则有12.5张。
文章来源:「清零沙皇」改口 中国防疫政策转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