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今公布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2.35%,为近9个月新低,也是自今年7月以后,连续4个月低于3%;若扣除蔬果及能源后,核心CPI涨2.86%,累计今年11个月平均CPI为2.97%。

主计总处专门委员曹志弘分析,11月CPI涨幅趋缓,主要是蔬菜及水果因天候状况佳而下跌,油料费、通讯设备价格下跌,加上国际原物料价格走跌,物价上涨因而趋缓。

不过,12月货物税降税效应递减下,曹志弘坦言,CPI涨幅将会扩大,预估约2.6%,强调不可能超过3%以上。

民眾关注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平均年增6.53%,其中,鸡蛋涨幅仍是最高,达27.81%,但相对于上个月近40%,已显着下滑,其他如沙拉油、麵粉等,涨幅分别为15.4%、8.24%。

7大类指数中,以食物类年涨4.12%最多,蛋类、肉类受饲养成本提高影响,分别上涨24.81%及5.79%,加上水产品、调理食品、外食费及乳类各涨6.23%、5.9%、5.81%及4.2%,但水果及蔬菜价格下跌6.02%及4.06%,抵销部分涨幅。

居住类年涨2.35%次之,主因住宅维修费、家庭用品及房租分别上涨4.8%、3.56%及2.1%。

外食费年增幅缩小至5.81%,创下近半年低点,曹志弘表示,外食费是民眾重要支出项目,涨幅缩小与国际原物料走跌有关,已逐步接近长期月变动的情况。

#主计处 #CPI #涨幅 #趋缓 #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