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游毓兰专栏】我们的科技执法,到底是为了改善交通,还是只是陷人民于不义?
近年来各县市政府广设科技执法,几乎在每个交通热点都树立着「本路段科技执法」的告示,到底执法的内容是什么?要执什么法?都没有任何标示,让用路人看得雾煞煞,而最令人诟病的是,科技执法的告发最长可以拖到两个月,一般车辆的行车纪录器在一个多月后可能资料都已经洗掉了,让被举发的用路人如果想证明自己清白,都是求助无门;而且还有一些恶意的科技执法路段,例如人行道上的机车停车格,在明明是不良设计的情况下却强行执法,分明是陷害骑士们!
其实对改善交通安全而言,最有效的执法手段还是当下就告诉违规驾驶他犯的错在哪里并要求改进,科技执法固然分担了同仁执勤上的辛劳,但是过程中却处处充满着瑕疵,也令人感到不公,在有完整的规划之前,有许多路段与情况真的不适用所谓的科技执法的!
很多时候交通部都只会一脚踢给地方政府,让他们「因地制宜」,但交通部身为中央主管机关,应该订立一个全国通用的准则,让各地方去遵循办理,而不是像现在各自为政,想在哪边插区间测速就插、想在哪里科技执法就设、速限想订30、50我自己爽就好,这都是造成我们全国交通乱象的原因。
最后我也希望王国材部长,若将来真有高升的机会,请一定要在任内将苏花改开放白牌机车通行,以及台7、6线八卦山隧道开放重机等承诺兑现,将安全的道路给所有需要并合法的用路人来使用吧!不要留着未竟之业给下一任部长,怕到时下一任部长又要研议再研议一拖再拖。
作者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